课件编号20862900

17.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9-18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4次 大小:1610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古诗,三首,望天门山 ,教学设计
  • cover
《望天门山》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望天门山》。 2.通过朗读、讨论、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水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难点: 感悟品味诗中表达的意境,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作者及诗歌的基本内容。 谈论法:通过师生问答、生生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演示法:利用多媒体展示天门山的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感受诗歌描绘的景象。 练习法:通过朗读、背诵、默写等练习,巩固学生对诗歌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展示与天门山相关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 教师:(面带微笑,手持遥控器)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踏上一场奇妙的旅行,去探访一位古代大诗人笔下的壮丽景观。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展示天门山的图片或视频) 教师:你们知道吗?这幅画面正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笔下的《望天门山》。李白,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他的这首诗,感受那份豪情与美景。 2.介绍李白及其诗歌风格,为学习《望天门山》做好铺垫。 (展示李白的生平介绍)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豪放,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 (二)初读诗歌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李白到底望到了了怎样的景物呢 翻开课本,自由读几遍。注意字音读准确,节奏读清楚,读完了结合下面的注释和课文的插图想一想诗的意思。现在开始(教师自读诗句,教师巡视) 2.指名同学朗读诗歌,教师及时纠正发音和断句。 强调“断”“帆”是前鼻音,“楚”“至”是翘舌音。 谁来把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我们要听听字音读准了没有,节奏读清楚了没有。 3.指名读,指导学生朗读诗的方法。 读的再慢一点,跟着老师的手势来(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读第一句) 我们一起看老师的手势读后三句,感受一下诗的节奏。注意不要跑到老师手势的前面。(全班同学看老师的手势读诗句。) 齐读,读出节奏。 (三)精读诗歌 1.讲解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关键词句的意思。 教师:现在,我们逐句来解读这首诗。首先,“天门中断楚江开”,这句诗描绘了什么景象呢?(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天门山被长江从中间劈开,形成了壮观的景象。 教师:非常棒!那“碧水东流至此回”又是什么意思呢? 学生:清澈的长江水向东流去,到了天门山这里就回旋澎湃了。 过渡:同学们,刚才我们领略了长江之水的磅礴气势,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李白的内心世界,体会他丰富的情感,同学们齐声朗读后两句, (课件出示)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第三句诗意,只要你认为有道理,就要大胆说出来。 教师:很好,我们继续。“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诗中的“相对出”怎么理解? 学生:两岸的青山好像面对面地耸立出来。 教师:对,非常形象。老师心中有一个疑惑?青山本来默默的站立着,为什么像人一样自己出来了?原因请听:当年李白25岁,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一心想报效朝廷,他第一次离开四川,乘船奔赴江东,行至天门山时,由于船顺流而下,两岸的青山迎面而来,在李白的眼里,这青山好像出来都在欢迎他到来,此刻他的心情(激动、高兴) 最后,“孤帆一片日边来”,这句诗又描绘了什么? 学生:一艘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2.引导学生根据诗歌内容想象天门山的景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根据诗歌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