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桔 梗 谣》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三年级第九课第一课时 一、课型: 唱歌课 二、教学内容: 三年级上册朝鲜族歌曲《桔梗谣》 三、教学思路: 《桔梗谣》这首歌是朝鲜族民歌,歌曲有很强的舞蹈性,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情境教学贯穿课堂,激发学生兴趣,运用律动和拍节奏有效地解决重难点,并且让学生更深地感受朝鲜族音乐的美。 四、教材分析: 歌曲《桔梗谣》选自人民音乐-出卷网-出版小学《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内容,它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桔梗”是朝鲜人民爱吃的一种野菜,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著称,他们的民歌优美动听,富有舞蹈性。歌曲3/4拍,节奏轻快明朗,旋律优美流畅。歌曲是由七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结构,第三、四乐句和第六、七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第五乐句加以衬词,旋律作了发展。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人们热爱劳动、勤劳活泼的形象。 五、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开阔学生们的文化视野,通过对歌曲《桔梗谣》的学习,了解朝鲜族的风土人情及多元文化,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热爱。同时鼓励他们去了解各民族文化,热爱生活,热爱劳动。 2.认知目标: (1)了解装饰音中前倚音在歌曲中的唱法、作用; (2)能够准确把握附点音符的节奏; (3)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感受朝鲜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及风土人情。 3.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能够用律动的形式表现歌曲,能够用拍手、拍身体为歌曲伴奏,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节奏感,提高学生表演能力,并且能够生动的表现朝鲜族人们勤劳活泼的形象。 六、教学难点和重点: 重点:能够用优美、自信的声音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优美、欢乐的情趣。 难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倚音;对歌曲的艺术处理。 七、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钢琴、长鼓等。 八、新课教学: 一、舞蹈导入,创设情境。 1、教师表演一段朝鲜舞蹈,并用朝鲜族语言和学生打招呼。 提问:同学们知道老师是来自哪个民族的吗?(朝鲜族) 2、通过课件向学生介绍朝鲜族的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播放背景音乐) 简单介绍桔梗。桔梗是一种植物,具有食用、药用价值。勤劳的朝鲜族人们喜欢自己动手去挖,每年春天,他们都会结伴而行上山挖桔梗。今天老师带来一首非常好听的朝鲜族民歌《桔梗谣》,你们想听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歌曲是怎样用歌声向大家介绍挖桔梗的。 3、引入课题———歌曲《桔梗谣》 二、情境体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 1)初听歌曲《桔梗谣》(板书) A.提问:从歌曲中你感受到他们挖桔梗时的心情怎么样?(愉快、高兴……) 师:同学们都说的不错,这首歌曲正是表现了朝鲜族人们喜庆丰收的欢乐情绪,也生动的塑造了朝鲜族人们勤劳、活泼的形象。 B.提问: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 师:很好,歌曲的速度比较欢快,活泼。这首歌曲是3拍子的音乐,强弱规律是的强弱弱。 老师引导学生模仿手鼓的节奏来给歌曲伴奏。 2)复听歌曲并拍手伴奏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3/4拍是朝鲜族民歌的一大特点,接下来我们一起来试试怎样用呼吸来表现三拍子?”(组织学生练习:第一拍为强“吸”,略带耸肩动作,后两拍为弱“呼”,肩略放。再加入手部动作)在《桔梗谣》伴奏音乐声中,师生进行“呼吸”律动。 3)老师范唱,师生进行呼吸律动,感受欢乐情绪。 师:这么优美的旋律大家想唱吗? 2、学习旋律 1)教师带领同学试着用“li”慢速来模唱旋律。(注意强弱) 2)学生跟琴慢速模唱。(注意倚音) 3)学生再次模唱。(注意附点节奏) 随老师唱歌谱色块中的旋律片段,重点学习附点四分音符。 4)学生跟琴原速模唱。 3、学习歌词。 1)学生有节奏的读歌词。 2)教师用长鼓带领学生一起有节奏的击拍读歌词。 4、演唱歌曲。 1)聆听范唱,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