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66796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演唱 桔梗谣》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1次 大小:8151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上册,8课,演唱 桔梗谣
  • cover
音乐学科 ———小学 三年级 第8课 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桔梗谣》 学科 音乐 学段 小学中段 年级 三年级 相关领域 核心内容:表现领域的演唱、识读乐谱和综合性艺术表演相关内容:感受与欣赏领域的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风格与流派辅助内容:音乐与相关文化领域的音乐与社会生活、音乐与姊妹艺术 教材 书名: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 音乐第三册(上册)-出卷网-:人民音乐-出卷网- 出版日期: 2014 年 4 月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课以《音乐课程标准》中“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理念为指导思想,依据北京市小学音乐学科“唱歌教学实效性研究”的相关理论,根据学生已有的能力水平进行设计,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关注学生实际获得。 二、教学背景分析 (一)学习内容分析 1.作品分析: (1)基本内容分析 《桔梗谣》是一首3/4、五声D徵调式的朝鲜族民歌,在朝鲜族民间音乐调式中这种调式叫作“平调”。由s,l,d r m s l七个音够成。全曲包括28个小节,主要运用了 、 、 、 、 、 和这几种带有舞蹈性的节奏组合,优美的曲调和着三拍的韵律,让音乐变得轻快明朗,富有韵律感,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 (2)曲式结构分析 歌曲为两个乐段构成的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的民歌。在朝鲜民间音乐的曲式中,当“后敛”中出现了“本敛”的乐句,就构成了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结构。《桔梗谣》的曲式结构就是这样。 A段(在朝鲜民间音乐的曲式中称作“本敛”): A乐段由4个乐句构成,每句均为规整的4小节结构。音程跳度不大,主要以同度音程和二、三度级进为主。歌词的表达简单直接,生动的描绘了挖桔梗时的劳动场景。一字对多音是歌曲的一大特点,倚音的运用突出了朝鲜族民歌浓郁的民族特色。 同 度 二 度 1 2 3 4 第三、四乐句是第一、二乐句的变化重复,只是第二乐句和第四乐句的第一小节的节奏发生了变化。 B乐段(在朝鲜民间音乐的曲式中称作“后敛”): B乐段由三个乐句构成,也为4小节结构。其中第五乐句旋律作了发展,稍显密集的节奏和劳动号子般的衬词音调,仿佛再现了挖桔梗的忙碌而又喜悦的劳动场景。第六、七乐句再现了第一、二乐句的主题音调,其中第六乐句的结构变成了2+2的小短句的结构,是第五乐句音乐发展的延伸。第七乐句再次回到舒展的长句结构,抒发心中喜悦的心情。 ⑤ ⑥ ⑦ 整首歌曲前后既统一又有变化,生动地塑造了朝鲜族姑娘勤劳活泼的形象。(3)音乐风格分析: 这是一首曲调优美、带有舞蹈性节奏的朝鲜族民歌。 2.朝鲜族民间音乐的艺术特点 (1)朝鲜族民间音乐的曲式 朝鲜族民间音乐旋律有多种曲式结构,乐段体是基本和最常见的,是由若干个小节形成,具有独特、典型、流畅的特点,最简单的是以一个乐句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上下两句的单乐段。三个乐句组成非正规乐段,多是由两句式的单乐段发展而构成的,第三句是重复上乐句的一部分及下乐句,而构成的三句式乐段;四个乐句组成的乐段体也比较常见,他们多是由单乐段发展而成的复乐段,是由上下两句的单乐段完全重复而成;两部曲式的民歌,多种情况是在本敛与后敛之间形成对比而构成A、B段。还有一种带再现的二部曲式的民歌,在B段中出现了A段的乐句。补充,并非所有带后敛的民歌都是二部曲式,有相当数量的民歌,后敛部分的调完全或变化重复本敛的曲调,而为复乐段。 (2)朝鲜族民间音乐的调式 五声调式是朝鲜族民歌旋律的基础,根据现存民歌中出现的五声调式的特点可分为五种调式:上平调、平界面调、下界面调、平调、界面调。这五种民歌调式,按其色彩和功能可分为两大类,分别为:平调和界面调。平调以“SOL”音为基音而形成五声调式“5 6 1 2 3 5”轻松、明朗的旋律;界面调是以“LA”音为基音而形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