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1153

【大单元整体教学】准备单元《水滑梯的秘密》 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日期:2025-11-21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40683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课时,单元,整体,教学,准备,水滑梯的秘密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科学学科 准备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水滑梯的秘密》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内容分析 《水滑梯的秘密》是大象版六年级上册准备单元,本单元内容只有一课,没有具体的科学知识目标,侧重培养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这两个科学探究要素。 在本课中,学生将经历一个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但又有所侧重,就是在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两个步骤上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逐渐形成科学的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探究能力和思维方法。 学习者分析 六年级学生对更深层的探究有着浓厚的兴趣。本节课,先从比较感兴趣的游戏———水滑梯入手,调动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六年级的学生已不再贪玩,所以他们会从游戏中发现问题,从而产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学习目标确定 科学观念:知道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无关,与下滑点高度有关。物体的下滑点高度越高,在地面滑行的距离越远。 科学思维:通过搭建滑梯模型,测量并记录实验数据,通过分析、比较、概括,能够解释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探究实践: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用条形统计图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态度责任: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乐于与其他同学沟通交流和辩论。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从斜面上滑落的物体的滑行距离与物体重量、下滑点高度的关系。 难点:实验探究过程以及学习处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学习评价设计 评价要求: 1.通过结合生活经验,能说出科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学习处理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环节一:情境导入,揭示主题教师活动1 课件出示水滑梯的图片 师问:你在水上乐园玩的时候,有没有见过这个游戏项目?它叫水滑梯,顾名思义就是能在水里玩的滑梯,你们玩过吗?周末的时候,探探和同学奇奇去玩水滑梯,当他们都从上面的起点往下滑的时候,发现滑下来以后在水面上的滑行距离不一样。 探探说:我滑得比你远,因为我比你重多了。 而奇奇不这么认为,她认为是因为水滑梯的高度不同,所以距离也不同。 看到这种情况,你有什么想说的,或是什么想问的吗? 2.明确问题,揭示主题 师:你知道吗?物体从斜面上滑下来后,都会在地面滑行一段距离才能停下来,如滑滑梯、滑雪等。 明确问题:那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 猜想假设: 生1:我觉得和他们的体重有关,重的人滑行距离会比较长,轻的人会比较短。 生2:我认为可能与下滑点的高度有关,下滑点高的滑行距离长,下滑点低的滑行距离短。学生活动1 观察图片,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提出委托你 小组讨论,组内交流,举手回答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活动意图说明: 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探讨的问题和水滑梯有关。通过滑水滑梯遇到的问题,让大家展开猜想,提出假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环节二:制定计划教师活动2 1.猜想与假设 师问: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大家可以展开想象,假设一下。 2.实验材料 师:在获取数据之前,我们要先制定好探究计划,请大家先小组讨论一下,都需要哪些材料呢? 课件出示材料图片 师讲解材料的用途,尤其是在使用美工刀时,老师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学生活动2 大家提出疑问“物体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与物体的重量有什么关系?”说出自己的假设“物体越重,下坡后在地面滑行越远。” 了解实验材料 特别注意美工刀的使用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制定计划,让学生心里对实验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不至于盲目地直接进入到实验,而是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会为实验的顺利进行做准备。环节三:实验操作教师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