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一、选择题 1.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繁荣的顶峰,帝国版图横跨欧亚非三大洲。当时被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的是( ) A.黑海 B.爱琴海 C.里海 D.地中海 2.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阿拔斯王朝建立后,医学家米尔斯基是基督教徒,长期担任哈里发的御医;侯奈因是一名景教徒,却担任帝国图书馆馆长和科学院院长;撒比特信仰萨比教,但由于其学术上的成就受到哈里发的庇护。这表明阿拉伯帝国( ) A.架起了东西方文化的桥梁 B.科学文化全面繁荣 C.推行开放包容的文化政策 D.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3.阿拉伯帝国统治时期,在全国开辟的驿道四通八达,设驿站900多处,古罗马帝国也有“条条大道通罗马”的说法。据此可知,古代世界的大国重视( ) ①道路交通建设 ②加强帝国内部联系 ③对地方的控制 ④强化封建政府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 ) A.阿拉伯帝国信奉基督教 B.阿拉伯人依靠宗教扩张 C.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 D.苏丹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5.它是拜占庭帝国继承和保存古罗马光辉古典文化的历史见证;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奴隶的地位,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它”的合称是( ) A.《查士丁尼法典》 B.《新法典》 C.《罗马民法大全》 D.《法学汇纂》 6.《查士丁尼法典》说:“皇帝的威严、光荣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须用法律来巩固。这样,无论在战时或平时,总是可以将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句话表明( ) A.法律是治国的重要手段之一 B.罗马法是皇帝制定政策的唯一依据 C.法律可以消除罗马的社会矛盾 D.罗马法对欧洲乃至世界影响深远 7.公元212年,卡拉卡拉皇帝颁布敕令授予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罗马人与境内外邦人在法律上的差别走向消失。这反映出当时的罗马( ) A.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B.公民法与万民法逐渐统一 C.公民权利得到扩大 D.重视对法律文件加以完善 8.波斯国王大流士一世针对帝国境内民族众多、语言文字各异的情况,下令把当时西亚流行的阿拉米语作为全国通用的官方语言,用以发布诏令。其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促进文化统一 B.保证国家政令的贯彻实施 C.加强思想控制 D.促进帝国内各民族的交融 9.阿拉伯半岛统一前,阿拉伯人每年要到麦加附近举行赛诗会,诗人朗诵自己的作品,获胜的诗用金水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古庙的墙上,宛如一串明珠挂在脖子上,人们称之为“悬诗”。下列有关“悬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现了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方的文化桥梁 B.主要反映了阿拉伯贵族的社会生活状况 C.包含着来自波斯埃及和伊拉克的故事 D.对后世西欧文艺复兴的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10.古代穆斯林作家比鲁尼曾说:“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其意当为:两者是( ) A.同时产生的 B.同一个事实 C.同一创始人 D.密不可分的 11.古代雅典城邦机构中,主要包括执政官、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民众法庭;而古代罗马共和国机构中,也同样出现了执政官,公民大会、元老院、保民官。此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 ) A.古雅典更重视法律建设 B.古罗马更重视平民利益 C.执政官数量不同 D.民主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 12.据史书记载,166年,大秦王安敦派使者从海道来到中国,这是中西直接友好往来的最早记载。“大秦”应是指 ( )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亚历山大帝国 D.亚述帝国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材料 在古代,欧亚大陆内部各地区或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最为繁盛,也最为引人注目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