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2519

【大单元教学】15《坚持才会有收获》第一课时(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4-19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292499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素材,教案,课件,课时,坚持才会有收获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二年级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15坚持才会有收获 课型 新授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 分析 本课是在《我能行》、《学习有方法》两课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旨在引导学生有应付挑战的勇气,面对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不气馁、不娇气、不怕吃苦,愿意坚持努力,尝试解决问题与困难。本课教材分四个板块:“我们都坚持过”引领学生回顾过往“坚持”的经历,提示坚持是面向整体生活的;“坚持的收获”主要丰富和提升学生关于坚持的认识;“特殊的较量”形象地呈现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积极与消极意志品质的斗争;“一起来,试一试”引领学生在活动过程获得战胜困难、超越自我的先苦后甜的情感体验。 本课“坚持才会有收获”进入毅力主题。这一方面是针对学习上有放弃心态的学生,另一方面是普遍的毅力培养。毅力和坚韧是耐受性品质,后天的可塑性很大。小学生往往期待立竿见影的效果,缺少长远眼光和遇到困难时坚持下去的内在动力。本课以此为突破点,引导小学生从自身体验中发现“小坚持”带来的差异,从而逐渐培育其长远眼光,以及坚持下去的动力。 课标 分析 2022年版《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里课程性质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思政课,旨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又提出了五大核心素养“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学情 分析 随着年龄的增长,二年级学生的意志品质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意志力仍比较薄弱,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较差,容易受到外界影响,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多数学生没有在艰难困苦环境中的生活体验,过于优越的生活环境,不利于意志品质的养成。而优良的意志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甚至磨练出来的。因此,培养学生积极的意志品质尤为重要。 学习 目标 1.通过听故事说感受等,清楚树立坚持的品质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2.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懂得坚持才会获得成功,并能与大家分享坚持后的收获。 3.通过教师引导和相互讨论等方式,学会坚持,在生活上、学习上培养自己坚持的良好品质,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坚持的意义,成功来自于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的精神,做一个做事有目标、有毅力的人。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与挫折,指导、鼓励学生选定目标,克服一切困难,持之以恒地把事情做好。明白“坚持才会有收获”的道理。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1.记录生活中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片段。 2.坚持过后的感受。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导入新课(目标一) 1.播放视频《王献之依缸习字》 2.问题导入: 教师提问并讨论: (1)王献之能够练好书法的诀窍是什么呢? (2)你还知道哪些相似的名人吗? 学生回答:坚持。 进而导入课题。 学生能够进行思考,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评价量规】 1.能回答出方法等关键词 2.能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回答 教学预设: 大部分学生能回答出有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能学得轻松。 教师反馈: 从坐姿、积极回答问题两方面进行反馈 环节一 (目标二) 活动:听故事、说感受 1.爱迪生与电话的故事。 2.小讨论:从王献之等人取得成功而爱迪生及其团队却因为相差1/4周而失败的故事当中,你感悟到了怎样的道理? 3.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