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十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6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导入:《筑梦中国》 目录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贰 文化大革命 叁 伟大的建设成就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1976年三十年间的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 .当时的国情什么? 2. 当前主要矛盾是什么? 3. 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什么?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国内的主要矛盾不再是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刘少奇作政治报告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6年 北京 中 时间、地点 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进入了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共 背景 八 把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发达的工业国 主要任务 八大前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大 作用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 总 时间 1957年,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主题,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但被严重扩大化。 路 背景 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内容 思考:短短2年为何为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到“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思考:短短2年为何为从“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到“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这件事(三大改造)告诉我们,中国的工业化的规模和速度,科学、文化、教育、卫生等项事业的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已经不能完全按照原来所想的那个样子去。这些都应当适当地扩大和加快!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序言(1955年12月27日) 去年这一年扫掉了几个东西。一个是扫掉了多、快、好、省。不要多了,不要快了,至于好、省也附带扫掉了。去年下半年一股风,把这个口号扫掉了,我还想恢复。 ——— 毛泽东在八届三中全会的讲话(1957年10月) 冒进 → 反冒进 → 反“反冒进” (1955) (1956八大) (1958) 反映了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状况的愿望。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思考:在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导下的工作出现了什么问题? 1、超高速发展经济的战略。毛泽东首先提出15年赶超英国, 以后又进一步提出7年赶上英国, 再加8至10年赶上美国; 2、向重工业(其中主要是钢铁工业 ) 倾斜的产业政策,粮食解决吃饭间题, 钢铁解决生产资料问题;【大炼钢】 3、采取群众运动的方式。 2017年超级水稻亩产2298斤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严重破坏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思考:在社会主义总路线指导下的工作出现了什么问题? 材料一: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 材料二: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材料三:干不干,三餐饭。 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 ———罗平汉《当代历史问题札记》 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影响: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960年冬 八 时间 我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 字 背景 方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内容 到1965年,随着调整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经济指标有的接近或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针 作用 目录 壹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贰 叁 伟大的建设成就 文化大革命 1966年———1976年 十 时间 毛泽东认为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