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咚锵》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龙咚锵》具有典型的民俗风情,四二拍,五宫调式,情绪欢快活泼,是由起、承、转、合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前两乐句歌声与锣鼓声交替,转句开始将锣鼓的节奏与歌唱的音调结合在一起,强调了热烈的气氛,抒发了小朋友敲锣打鼓庆新年的欢乐心情。 2、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歌曲《龙咚锵》,能用欢快,热烈的声音表现过年热烈情景。掌握节奏X.X XX| X 0 || 并能简单表现歌曲,认识四分休止符和八分休止符,认识民族乐器锣、鼓、镲并能分辨其音色了解其演奏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即兴歌舞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对歌曲的二度创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感觉过年的欢快和喜悦,感悟社会主义国家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唱会歌曲《龙咚锵》,在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从歌曲及活动中体验过年的欢乐气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准确地唱好歌曲,掌握好节奏的变化。掌握好锣鼓节奏为歌曲伴奏。把握好四风休止符及八分休止符的时值。 四、教具准备: 课件、打击乐器等。 五、课型:唱歌为主的综合艺术课 六、教法学法: 教法:用聆听法、示范法、练习法、教唱法、实践法、表演法等方法教唱歌曲《龙咚锵》。 学法:学生用聆听法、练习法、学唱法、实践法、表演法等学唱歌曲。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师用锣鼓声导出课题《龙咚锵》,并简单的介绍打击乐鼓、锣、镲。(多媒体播放图片中国结,对联、窗花、灯笼等营造节日气氛) (二)学唱歌曲: 1、整体聆听:《龙咚锵》 提问:除了歌声以外,还有什么声音? 2、学习锣鼓声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龙·咚 龙咚 | 锵 0 | | (1)单独练习鼓的节奏(3、4遍)强调附点节奏“龙”字稍重点(口形圆) (2)接龙游戏: 师:读:过新年呀,生:龙·咚 龙咚 | 锵 0 | | (3)难点解决:第四乐句。 这一段锣鼓声和前面的锣鼓声一样吗? A、师读第四乐句。 B、学生跟读练习。 (4)师生按节奏完整读歌词。 3、学唱歌曲旋律: (1)、教师轻声范唱。 注意孩子们唱歌的姿势。 (2)、学生跟教师学唱歌曲旋律。 (3)、多种方法巩固练习。 4、教师演唱歌曲旋律学生填词练习,注意学生的音准。 5、歌曲处理: 师引导:“孩子们,新年到了,处处张灯结彩,小朋友可以吃到好多好多好吃的,可以到游乐场去玩,你们高不高兴?让我们带着微笑,用甜蜜的歌声把你们高兴的心情表现出来告诉全世界的小伙伴们,我们过年了,让我们敲起鼓打起锣随音乐一起唱起来。 6、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三)、加入乐器伴奏 1、分组单独试奏后合奏, 龙·咚 龙咚 | 锵 0 || 鼓:X.X XX | X 0 || 左右 左右| 齐 0 || 镲:0 0 | X 0 || 锣:0 0 | X 0 || 2、随音乐演奏,调换进行。 (四)歌表演: 教师表演秧歌动作让学生创编舞蹈动作,选出舞姿非常好的学生做小老师带领全体学生练习。 七、小结下课: 鞭炮声声锣鼓响,欢欢喜喜过新年,让我们把新年的祝福送给所有的老师们,让我们一起大声说:“祝老师们新年快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