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4623

第2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课件

日期:2025-01-0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1022357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课,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目录 01 经略南北 02 励精图治 03 是非功过 04 政局清明 清明世 统全国 论女皇 创盛世 01 经略南北统全国 玄鉴深远 临机果断 玄武门之变 励精图治清明世 02 见证了隋朝的短命而亡,唐太宗从中吸取了哪些经验教训的呢?又确立了什么样的治国思想呢? 广纳贤人,知人善任,虚心纳谏,勤于政事。 隋末社会状况 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唐太宗称其为“镜子”。 房谋杜断 房玄龄,名乔,字玄龄 。唐朝初年名相,善于谋略。 “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唐太宗 杜如晦,唐朝初年名相,敢于决断。 以文治国的总方针 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①防止宰相专权 ②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 ③提高行政效率 审核政令 执行政令 起草政令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死囚四百来归狱 唐太宗来到大理寺中,狱中囚犯却没有一人喊冤,询问后得到的回答是:审判很公正,没有什么冤屈。”他认为社会安定已不需要使用“重典”,于是与他们订下一项“君子协定”:允许他们回家过年,第二年秋天,再返回长安接受制裁。贞观七年秋天,这些囚犯在期限之前全部回到了长安,无一人畏罪潜逃。 你们回去过年吧! “得其在官善恶之迹,皆注于名下,以备黜陟” ———《资治通鉴·唐纪九》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 严格考察各级官吏政绩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 “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 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天可汗” 设安西都护府 文成公主入吐蕃 “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i)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卷一九三 贞观之治 出现了什么样的局面呢? 物价较低 治法宽简 社会稳定 通过以上学习,同学们能总结出“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吗? ①唐太宗吸取了隋亡教训,调整了统治措施,是“贞观之治”出现的根本原因之一。 ②隋朝制度的创建和经济的繁荣为唐朝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③唐太宗个人的努力是“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重要因素。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是社会繁荣的基础。 是非功过论女皇 03 武曌,即武则天。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690年-705年在位),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67岁)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82岁)。 二圣临政 太后称制 武周政治 神龙革命 作为唐高宗的皇后执掌朝政,建立武周王朝,武则天面临着种种压力,那么她是如何稳固统治的呢? ①打击敌对官僚,任用酷吏 ②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 “载初元年(690)二月十四日,武太后试贡举人与洛城殿,数日方毕。殿前试人,自兹始也。” ———王溥《唐会要》 “尽诛(李唐)皇室诸王及公卿中不附己者。” ———《旧唐书》卷一八三《武承嗣传》 “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犹复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言犹在耳,忠岂忘心 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 ” ———骆宾王《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③选贤任能,爱惜人才 这么好的人才,没有得到重用,是宰相的过错! 狄仁杰像 “神都帑藏储粟,积年充实。” ———《唐会要》卷二七《行幸》 ④减轻人民负担,重视发展生产 ⑤边疆得到巩固和开拓 毛泽东 治国之才,容人之量 识人之智,用人之术 郭沫若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宋庆龄 封建时代杰出的女政治家 , 素多智计 兼涉文史 乾陵无字碑 乾陵 无字碑 政局清明创盛世 04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之孙,唐睿宗李旦第三子,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712年—7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