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7795

12.1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 (共66张PPT)2024-2025学年物理北师大版九年级全一册

日期:2025-10-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49912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2.1,九年级,北师大,物理,学年,2024-2025
  • cover
(课件网) 2024年秋季 北师大版物理 九年级全册 第十二章 欧姆定律 第一节 学生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1 学习目标 2 课时导入 3 感悟新知 4 随堂检测 5 课堂小结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欧姆定律及其理解 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在上一章中,我们曾经把一只小灯泡分别与一节和两节电池相连接,观察它的亮度变化,小灯泡没有换,电压增大后,电流增大了,小灯泡变亮了,在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的情况下,我们还做过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实验。根据这些实验现象,你认为通过导体(小灯泡)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之间存在什么关系? 问题与猜想 猜想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电压越大,电流越大。 猜想2: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知识点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1 制订实验计划: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实验方法: 保持电阻不变(方法:取定值电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方法:调节滑动变阻器),观察并记录电流的变化,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定量关系)。 实验电路图: 实验步骤:(1)断开开关,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2)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到适当位置,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将滑动变阻器滑片调到不同位置来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记录电表的示数。重复以上操作,获得多组数据。 (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结论:当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特别提醒 1. 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电阻要一定,所以研究对象选定值电阻,而不能选灯泡,因为灯丝的电阻是变化的( 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 本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1)保护电路。 (2)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 3. 多次实验的目的:测量多组数据,分析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特别提醒 4. 分析实验数据的方法: 分析法,图像法。 作出电流电压变化的图像(I-U 图像)。 I-U 图像特点: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中考·陕西] 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设计了图3甲电路。电源电压恒为3 V,R为定值电阻。 例1 (1)连接电路时,开关S 应处于_____状态;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处于_____处。 断开 最大阻值 解析:连接电路时,开关S应处于断开状态,才能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应处于阻值最大处。 (2)闭合开关S,发现电压表示数接近3 V,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移动滑片P 的过程中,两表示数均无变化。已知导线、仪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故障原因是_____ 。 电阻R 断路 解析:闭合开关,电流表无示数,则电路中出现了断路,而电压表的示数接近3 V,说明电压表与电源是连通的,那么出现的故障应该是电阻R 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S,小明改变电阻R 两端的电压,进行了多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1 2 3 4 电压表示数U/V 1.0 1.5 2.0 2.5 电流表示数I/A 0.10 0.15 0.20 0.25 ①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用描点法画出导体中的电流I与导体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像。 解:如图4 所示。 解析:根据实验所得数据,画出导体中的电流I 与导体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像如图4 所示。 ②分析数据可得: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_____。 正比 解析:由表格数据知,各组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定值,或由I-U 图像可知,当导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4)在此实验中改变电阻R 两端的电压是通过改变 _____来实现的。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解析:实验中通过改变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