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8819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1课《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4次 大小:541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人音版,一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1课
  • cover
一年级音乐欣赏课《杜鹃圆舞曲》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杜鹃圆舞曲》是挪威作曲家约纳森创作的一首作品,并被改编为不同形式的器乐曲,在曲调和节奏上,具有挪威民间舞曲的风格。全曲采用三拍子圆舞曲体裁,C大调,中板。 第一乐段:在简短的弱拍开始的、节奏自由的4小节引子过后,出现下行三度模仿杜鹃鸣叫的音调,第一段以杜鹃鸣叫的下行三度所构成的动机为核心,运用重复、模进、变奏等手法发展而成。它以轻快、活泼的节奏和清新、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婉转的鸟鸣和轻松的三拍子节奏,形成了温和、迷人的气氛。 第二乐段:以“la”的长颤音开始。主旋律应用了许多颤音,间杂着杜鹃的鸣叫声,好似杜鹃鸟灵活地在林中飞来飞去,一会儿在这个枝头跳跃,一会儿又在那个枝头高唱,杜鹃鸟的鸣叫声为林中增添了浓浓春意。   第三乐段:旋律流畅而连贯,极富歌唱性,由于曲中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半音,使得旋律更加新颖。 这一段音乐与前两段轻快、活泼的旋律形成鲜明的对比,加之手风琴特有的音色,使得音乐有一种迷人的色彩。在竖笛模仿杜鹃鸟鸣叫以后,第三段抒情的旋律又反复了一次,最后第一段音乐再现,并结束在杜鹃鸟的鸣叫声上,与乐曲的开始形成呼应。《杜鹃圆舞曲》由于曲调优美,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深受人们的喜爱。 【学情分析】 低年级段的学生具有活泼、好动、模仿力强的身心特点,他们喜欢唱歌跳舞,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听、唱、动等多种方式相结合进行教学,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注意力、积极性和音乐活动的参与度。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春天,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法、体验法、模仿法、综合法等方法感受音乐形象,突破重难点的学习。 知识与技能:聆听管弦乐合奏《杜鹃圆舞曲》,能听辩乐段,了解三个乐段的音乐形象;通过以歌唱、玩耍、舞蹈等实践活动,感受、表现“杜鹃”的音乐形象,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感知力。 【教学重点】 在聆听管弦乐合奏《杜鹃圆舞曲》的音乐活动中,学生能感受“杜鹃鸟”不同的音乐形象,并能用不同的形式表现。 【教学难点】 1、能在聆听音乐中辨别音乐形象的变化,区分乐段,感受不同乐段的情绪,了解乐曲的结构。 2、用轻巧、有弹性的声音准确的演唱主题旋律。 3、能用自身体会感受圆舞曲的特点。 【教学方法】 情境法、故事法、视听法、互动课堂、角色扮演法、对比法、艺术多元化融合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互联网+、互动课堂 【教具准备】 多媒体、电子琴、图卡、手机 【教学过程】 组织课堂,师生律动———《春晓》 一、导入 师: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时节,在这个时节,万物都悄无声息地涌动着,树木花草无声地发了芽,花枝上挂满了紧簇的花骨朵,翠绿的草儿也连夜从地底钻了出来,鸟儿也飞了出来叽叽喳喳的唱起歌来了,你们听,谁来了? 师生合作演唱《布谷》 生:布谷鸟 师:你们见过布谷鸟吗?你能模范下布谷鸟的样子吗?布谷鸟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你们知道叫什么吗? 生:杜鹃鸟。 师:挪威的作曲家约纳森曾经为无声电影的放映作钢琴配音,有一次,播放的影片表现的正是漂亮、活泼的杜鹃鸟,约纳森即兴创作了一首乐曲。因为它是三拍子的,具有圆舞曲的风格,所以,约纳森为其命名为《杜鹃圆舞曲》。今天我们欣赏的是管弦乐版本的《杜鹃圆舞曲》。 二、教学过程 (一)看春天———完整聆听《杜鹃圆舞曲》 师:同学们,你们想听一听这首乐曲吗? 生:······ 师:那老师有一个小小的要求,请你们在音乐结束后能跟大家分享下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一副怎样的春天景象? 生:······ (教学方法:采用视听法帮组学生全方位感受乐曲所传递出的一种春意盎然的景象) 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