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79221

【大单元】统编版语文六下 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5次 大小:173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单元,统编,语文,六下,第一,习作:家乡的风俗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学语文课时备课设计 年级 六 主备人 审核人 备课时间 课题 习作课 课型 习作 课时 2 序号 1 内容分析 本次习作是介绍家乡风俗或写自己参加过的一次风俗活动,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写之前先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重点介绍什么,介绍的时候可以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则可以把这种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然后重点描写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如果你对这种风俗习惯有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表达出来。这次习作训练重点是写作时分主次详略得当,注意抓重点。写出特点。 课标分析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的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 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经验六年级的学生阅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他们能够读懂文章大意、说出自己感受、搜集相关的课外知识,有了一定的读写经验和课外阅读能力。2.已有生活经验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进行自主阅读,对于传统节日都亲历经历过,有一定的感受。3.已有策略经验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本单元的一定的写作技巧。4.学习困难障碍对资源缺少认识和了解。写作时有难度。突破措施:进行习作教学时,教师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调动学生感情,激发学生真情实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学习目标 1、搜集资料,能够用流利的语言与同学交流你所了解的民风民俗。2、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和老师点拨,能够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能够列出写作提纲。 学习重难点 通过自己积极思考和老师点拨,能够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民风民俗的资料。 学 习 过 程 环节与目标 学习内容及学生活动 评价活动 指导与补救 检查课前预习(了解学生预习学习掌握情况) 教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学生活动:按照预习要求做好构思准备并积极回答问题。 评测过程:学生回答提出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提的个性化问题)检测目标:明确本课学习内容及重点。 预设效果:学生能够说出本次习作学习的主要内容及训练重点。教师补充。 二、师生对话导入,营造写作氛围(主要为了激发学习兴趣,营造氛围以及目标一感受和吸收民族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选取有特色的民风民俗进行交流,为接下来的写作奠定基础。) 教师:同学们,“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一说你从《北京的春节》《藏戏》《腊八粥》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说一说吧。学生活动:学生结合所学积极回答 评测过程:同桌交流,点名回答问题。检测目标:检测同学们对4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背景资料的掌握情况。 预设效果:能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多种形式交流,扩宽写作思路(可以选取有特色的的民风民俗进行交流为第二课时的写作奠定基础,可以使用准确的学到的说明方法进行写作)四、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主要是为了目标二用准确的说明以及生动形象的描写方法进行口头交流) 教师: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同学们介绍某种民风民俗。学生活动:小组对课外阅读、调查、上网查找、亲身经历等所了解的民俗进行交流、民主推荐发言代表,同学评价展示。教师活动:各组推选代表参加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