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4036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21张PPT)

日期:2024-11-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27787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21张,PPT
  • cover
(课件网) 1.谁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蓝图? 2.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3.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什么奋斗目标?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 5、五大新发展理念是? 八 下历 史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习近平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①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温故知新 鲜卑族(5世纪) 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 契丹族(10世纪) 党项族(11世纪) 女真族(12世纪) 蒙古族(13世纪) 满族(17世纪) 建立辽政权,发展北方经济 建立西夏,开发西北地区 建立金政权,开发东北地区 建立元朝,我国疆域达到极盛 建立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创历史 民族大团结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2022新课标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认识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内涵及意义。 主要内容 一、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经济:共同繁荣发展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教材P60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活动探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地位 依据 实施 意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含义 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实施区域 权限 设立依据 前提 立法自治权、经济自治权、文化管理自治权、变通执行权、其他自治权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依据 根据我国民族问题的历史特点和现实情况 ①历史特点: ②现实情况: 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我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 3.确立 合作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过程?地位? 1949年 《共同纲领》 195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4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被载入宪法 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4.地位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5.实施 建国前(1947年) 最晚 ②五个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①三级机构: 自治区(5)、 自治州(30)、 自治县(旗)(120)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6.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奠定了基础 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结合教材P60页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活动探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含义 地位 依据 实施 意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