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6652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4.1认识人工智能 教案(表格式) 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人教-中图版2019)

日期:2025-04-27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60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高中,图版,人教,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同步,教学
  • cover
《信息技术-数据与计算》教案 课 题 第4章走进智能时代4.1认识人工智能 课 型 班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高一1班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 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其发展历程,包括“三盘对弈”事件和达特茅斯会议。 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了解吴文俊院士的贡献及国内外技术差异。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认识人工智能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 理解人机交互、图像和生物特征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原理。 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 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特征,包括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 探讨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批判性思维 鼓励学生评价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促进学生通过案例学习,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创新与实践 激发学生通过项目或小组讨论,设计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方案。 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人工智能领域的简单实验或编程实践。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科技伦理意识 通过讨论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培养学生的科技伦理意识。 强调人工智能技术在改善人类生活中的积极作用,同时警惕可能带来的问题。 社会责任与创新精神 倡导学生积极参与人工智能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提高对未来技术的适应能力。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社会作出贡献,培养创新精神和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一、人工智能的产生与发展 人工智能的历史进程 “三盘对弈”事件及其对人工智能发展的影响。 达特茅斯会议及人工智能术语的提出。 人工智能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包括吴文俊院士的贡献。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特征 人工智能在智能网络、智能设备、智能软件等方面的应用。 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等新特征。 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 人工智能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 人工智能对未来社会和生活的潜在影响。 二、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 人机交互技术 语音交互、情感交互、体感交互等技术原理和应用。 图像与生物特征识别 图像识别技术基础。 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及其在安全认证中的应用。 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 自然语言处理在机器翻译、语义理解、问答系统中的应用。 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在人工智能中的核心作用。 教学难点 一、人工智能概念的深入理解 复杂理论的简化 如何将复杂的人工智能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与其现状之间的联系。 二、技术应用的多样性 跨学科技术的理解 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领域(如医疗、教育、交通)的应用。 技术实现的复杂性 解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的技术细节,特别是算法和模型训练。 三、伦理与社会影响 科技伦理意识的培养 讨论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如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 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会中承担责任的认识。 教学方法 一、讲授法与演示法结合 理论讲解 系统性地讲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发展历程和未来趋势。 解释人工智能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的原理及其应用。 案例演示 通过实际案例(如阿尔法围棋、智能监控等)展示人工智能的应用。 利用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表)直观呈现人工智能技术的实际效果。 二、互动式教学 问题引导 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和思考。 鼓励学生提问,形成师生互动,加深理解。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探讨人工智能的伦理问题、技术难点等。 通过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实践操作 实验环节 安排学生使用简单的人工智能工具或平台进行实验。 指导学生完成基本的机器学习模型训练。 项目设计 鼓励学生设计并实施小型人工智能项目。 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源支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