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7169

第3章网络安全与网络资源3.2网络资源分享 教案(表格式)-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网络基础》(人教-中图版2019)

日期:2025-11-1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298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网络资源,图版,人教,信息技术-网络基础,同步,教学
  • cover
《信息技术-网络基础》教案 课 题 第3章网络安全与网络资源3.2网络资源分享 课 型 班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高一1班 学习目标 知识与理解 学生将能够描述网络资源的种类和特点,包括信息类型(如图、文、声、像)和基于不同协议(如HTTP, FTP, Telnet)的网络资源分类。 学生将能够区分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分享方式,如文件共享、基于二维码的分享和计算资源共享,并理解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将认识到网络基础资源的重要性,并了解中国在网络基础资源建设方面的进展。 技能 学生将能够使用不同的网络工具和应用来分享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例如通过FTP服务、电子邮件附件、云盘服务等分享文件,以及利用二维码分享网址。 学生将学会如何使用分布式计算系统进行计算任务,特别是通过Python中的dispy库创建和使用分布式计算系统。 应用与分析 学生将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场景选择最合适的网络资源分享方法。 学生将能够分析分布式计算项目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如BOINC平台的使用,并理解其对科学研究的贡献。 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将培养合理合法使用网络资源和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 学生将增强对于网络技术在现代社会中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在促进信息共享和科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网络资源的定义与分类: 网络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信息资源,如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 理解不同网络协议下的资源类型,例如基于HTTP的万维网资源、基于FTP的文件传输资源、基于Telnet的远程计算资源。 学习根据来源(政府、企业、公众)和主题(旅游、学习、体育)对网络资源进行分类的方法。 网络资源的分享方式: 掌握不同场景下合适的网络资源分享方法,如通过社交网络、电子邮件、云盘服务等分享文件。 理解并实践基于二维码的分享技术,认识到其在信息传递中的便利性。 学习通过网络分享计算资源的概念,包括使用分布式计算系统完成复杂计算任务。 分布式计算的应用与实践: 介绍如何使用Python的dispy库建立分布式计算系统。 分析分布式计算项目如BOINC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认识到网络基础资源的重要性以及中国在这方面的发展成就。 教学难点 分布式计算系统的理解和应用: 学生可能初次接触分布式计算的概念,理解其如何分配和处理计算任务可能会有一定难度。 实际编程实践,如使用Python的dispy库来创建和使用分布式计算系统,对于初学者来说较为复杂。 网络资源的多样化分享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多种网络资源分享方法,并根据不同的场景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理解每种技术的原理,还要了解各自的应用场景。 特别是基于二维码的分享技术,涉及到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可能需要更深入的技术解释和演示。 评估和选择合适的网络资源: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评估不同网络资源的可靠性和适用性,这不仅是技术问题,也涉及到批判性思维和信息素养的培养。 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讲解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网络安全与网络资源分享的基础知识,解释相关概念、分类和协议。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特定实例(如使用搜索引擎搜索不同类型的网络资源、利用FTP服务和云盘服务分享文件、使用二维码分享网址等),帮助学生理解网络资源的实际应用。 实践操作法:介绍如何使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分享网络资源,包括生成二维码、使用分布式计算系统等,并让学生实际操作,以加深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在探讨分布式计算系统和BOINC平台时,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分布式计算项目的运作方式及其对科学研究的贡献,促进学生间的互动和深入理解。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表、图像和演示软件等多媒体工具,直观展示网络资源的分类、网络基础资源的发展情况以及分布式计算系统的工作原理。 问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