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88561

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1.1人工智能基础 教案(表格式)-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初步》(人教-中图版2019)

日期:2025-11-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54次 大小:302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人工智能,教学,图版,人教,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初步,同步
  • cover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教案 课 题 第1章人工智能概述1.1人工智能基础 课 型 班课 课 时 1 授课班级 高一1班 学习目标 理解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其重要性。 学生能够描述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包括其在信息技术、互联网等领域的应用。 学生能够引用《辞海》、《不列颠百科全书》及《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中对人工智能的定义,并理解其含义。 掌握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 学生能够识别和解释人工智能系统是由人类设计、为人类服务的本质。 学生能够列举人工智能系统的基本特性,如感知环境、产生反应、与人交互、适应特性、学习能力、演化迭代和连接扩展等,并给出相应的例子。 理解人工智能如何模拟和延伸人类智能。 学生能够解释人工智能如何通过数据采集、加工、处理、分析和挖掘来形成有价值的信息流和知识模型。 学生能够讨论人工智能系统如何帮助人类完成复杂工作,并与人类协作、优势互补。 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学生能够基于人工智能的特征和当前技术发展,预测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方向。 学生能够讨论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潜力,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影响。 学习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人工智能的定义和历史背景 介绍人工智能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至今的发展历程。 比较不同来源(如《辞海》、《不列颠百科全书》和《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对人工智能的定义。 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 讲解人工智能系统是如何设计、如何为人类服务的。 详细分析人工智能的四个基本特性: 感知环境与产生反应 与人交互和互补 有适应特性和学习能力 演化迭代和连接扩展 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及其影响 举例说明人工智能在搜索引擎、智能硬件、机器人和无人机等领域的应用。 讨论人工智能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人工智能定义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同来源对人工智能定义的差异性和联系。 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定义背后的共同点和区别,以及这些定义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意义。 人工智能基本特性的深入理解 特性如感知环境、与人交互、适应特性等涉及复杂的技术和理论,学生可能不容易理解。 通过具体案例和实际应用场景,结合图示、视频等多媒体材料,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和影响的讨论 预测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需要对当前技术趋势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考虑社会、经济、伦理等多方面因素。 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和信息,开展批判性思考和创新讨论,培养他们的前瞻性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 使用直接讲授的方式介绍人工智能的历史背景、基本概念和定义。 解释人工智能的基本特征和关键理论,为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 案例分析法 结合搜索引擎、智能硬件、机器人等实际案例,讨论人工智能的应用和影响。 通过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现实世界中的运用。 互动讨论 鼓励学生就人工智能的不同定义和特性进行小组讨论,以促进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见解和预测。 多媒体教学 利用视频、图表和动画等多媒体材料来展示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 通过视觉和听觉的结合,增强学生对复杂概念的理解。 归纳总结 在每个知识点讲解后,进行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内容,确保学生抓住关键信息。 课程的最后,回顾和概括人工智能的基础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自主学习引导 提供扩展阅读材料和在线资源,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深入学习。 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促使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反馈与评估 通过提问、小测验和作业来评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识别和纠正理解中的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