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届高三高考语文一轮课时练习:对仗工整类默写 1.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流水对”是律诗对仗的一种特殊形式,指上下两句意义相承,不可颠倒,如行云流水般连贯而下,如“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又如“ , ”。 2.补写出下列句子的空缺部分。 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 ,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3.完成默写。 《阿房宫赋》中“ , ”两句,对仗工整,展现了秦统治者对从六国掠夺来的珍宝毫不珍惜,将其当成寻常事物的情形,体现了秦的奢侈。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兰亭集序》中,有些句子对仗整齐,音韵和谐,例如,描写看到天空的无边和事物的繁多的句子是“ , ”。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王勃《滕王阁序》“ , ”两句,描摹飞鸟与自然的和谐景象,对仗工整,层次分明,历来被推为写景名句。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苏轼《赤壁赋》中“ , ”两句,采用对仗句式,连用两个比喻,感叹生命的短暂以及人的渺小。 7.默写。 晏殊《浣溪沙》中的“ , ”两句对仗工巧,真挚自然地表现出作者伤春惜春、感叹年华易逝的心境。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用两个对仗工整而又极其雄健的句子“ , ”突出表现了雄壮的军容,展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的战斗情绪。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中,“ , ”两句对仗工稳,通过描写不同季节的两种花,把西湖以至整个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杜甫在《登高》中,用密集的意象,精当的对仗,展现了夔州深秋特定景象的诗句是:“ ,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杜甫《蜀相》中“ , ”一联,借景物描写来传达寂寞怅惘之情,对仗工整,意蕴深长。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诗词中“四万八千”这一数词,体现出对仗的句式美和平仄的音韵美,是李白在古诗中惯用的夸张用语,如“ ”和“ ”。 13.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陋室铭》虽然简短流畅,却并不排斥用典,如“ , ”一句,对仗工整,富有文化内涵。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中描写大自然的壮美,体现自然力的巨大、恢阔,并且对仗工整的诗句是“ , ”。 1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古代诗歌中,诗人经常使用数词来表达夸张之意,体现出对仗的句式美和平仄的音韵美,如“ , ”。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在唐朝,许多诗人擅长在律诗中使用自然景物构写出对仗工整的诗句,比如: , 。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师说》一文语言简明有力,结构严谨,作者用对仗工整的两句话“ , ”高度概括了“士大夫”不愿求师的心理。 18.请根据上下文的文字描述,在横线上填写正确的诗文。 “对仗”要求字数相等,词不重复;结构相应,句式一致;词性相对,短语相应。同时还需要符合一定的平仄规律。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 , ”堪称“对仗”的典范。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赤壁赋》中苏轼用对仗工整“ , ”两句,以侧面烘托的手法写出箫声极强的感染力。 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964年,儒学大师马一浮赠周恩来一副对联,上联是《礼运》中的成句“ , ”,下联是“体国经野,辅世长民”。此联对仗工整,贴切自然,表达了对周恩来的景仰与赞美。 参考答案: 1.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3.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4.仰观宇庙之大 俯察品类之盛 5.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