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898068

第1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共36张PPT含2个视频)--中职高一下学期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全一册

日期:2025-11-19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526212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世界历史,2023,高教,学期,高一,中职
    (课件网) 11月11日是什么日子?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1914.7———1918.11) 学习目标 1.了解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 2.知道三国同盟、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 3.了解一战的过程、三大战役及一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一、实力与利益失衡———一战爆发的原因 项目 英 法 德 美 经济 186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2 3 4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3 4 2 1 政治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1 2 4 5 图表反映了什么问题? 英法 德美 经济:发展缓慢 经济:发展迅速 政治:殖民地广阔 政治:殖民地狭小 重新瓜分 不肯退让 矛盾重重 实力和殖民地面积出现不成正比 矛盾根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一、实力与利益失衡———一战爆发的原因 国名 争夺计划 法国 普法战争失败,力图复仇,想收回被德所占的阿尔萨斯和洛林(蕴含丰富的煤矿和铁矿),并想吞并德国的鲁尔矿区。 德国 继续遏制法国,夺法领土,占欧、亚、非各地,实现建立“中欧帝国”的迷梦。 英国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虽经济增长已落后于德国,当仍想稳坐世界殖民老大的交椅,继续抢占更多的殖民地。 俄国 得到法国经济上的援助,反对德国过分削弱法国,与奥匈在争夺巴尔干地区的控制权产生矛盾。 意大利 与法国在争夺北非殖民地的冲突中失败,法意关系恶化。 奥匈 奥匈帝国与德国都属日耳曼民族,染指巴尔干地区,吞并了其中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与俄国结下梁子。 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间英德矛盾最为突出。其他国家间也是矛盾重重,错综复杂。结合下面展示的欧洲各列强的争夺计划表,你认为谁和谁有可能成为盟友? 法德———普法战争 英德———世界市场、殖民地 俄奥———巴尔干半岛 意法———殖民地 三大主要矛盾 一、实力与利益失衡———一战爆发的原因 1907年英俄签定协约 1904年英法签定协约 1892年法俄签定军事协定 1882年 意加入德奥集团 1879年德奥签定 同盟条约 一、实力与利益失衡———一战爆发的原因 阅读图表,思考: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产生了什么影响? 两大军事集团疯狂的扩军备战,都试图以武力胁迫对手,导致冲突不断,使世界笼罩在战争的阴影下,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一、实力与利益失衡———一战爆发的原因 英国制造的“无畏舰” 德军U35和U42潜水艇 英国工厂内炮弹的海洋 美国军工厂 威力越来越大的榴弹炮 法军150毫米口径加农炮 法军列车炮 军备竞赛的严重后果:战争一触即发! 德国最大军工厂—克虏伯军工厂 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 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火药桶指什么? 一、实力与利益失衡———一战爆发的原因 一粒火星又指什么?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3、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4.奥匈帝国图谋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看图学史 一、实力与利益失衡———一战爆发的原因 巴尔干半岛 ———欧洲的“火药桶” 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离开萨拉热窝市政厅 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为了向塞尔维亚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亚检阅军队。 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被19岁的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杀。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