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魏征 新课导入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魏征殁,朕亡一镜矣。 预习检测 作者文常 魏征(580—643),字玄成,巨鹿(今属河北)人。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史学家。隋末参加李密义军,后随李密投唐,任太子洗马。太宗即位,后擢为谏议大夫。魏征知无不言,敢于犯颜直谏,史有“诤臣”之称。死后赠司空,谥号“文贞”。 曾主持《隋书》《群书治要》的编撰工作,《隋书》的序论及《梁书》《陈书》《北齐书》的总论,皆出其手,时称良史。 魏征从政十六七年,上书言事两百多次,达十万言,其奏疏收在《魏郑公谏录》《贞观政要》中。他以“犯颜直谏”而闻名。他那种“上不负时主,下不阿权贵,中不侈亲戚,外不为朋党,不以逢时改节,不以图位卖忠”的精神,千百年来,一直被传为佳话。 背景介绍 唐太宗李世民跟随其父亲李渊反隋时作战勇敢,生活俭朴,颇有作为。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在贞观初年,他借鉴隋炀帝覆亡的教训,进一步保持了节俭、谨慎的作风,实行了不少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 经过十几年的治理,经济得到发展,百姓生活也富裕起来,加上边防巩固,内外无事,唐太宗逐渐骄奢忘本,大修庙宇宫殿,广求珍宝,四处巡游,劳民伤财。魏征对此极为忧虑,他清醒地看到了繁荣昌盛的后面隐藏着危机,在贞观十一年(637)的三月到七月,“频上四疏,以陈得失”,《谏太宗十思疏》就是其中第二疏,因此也称“论时政第二疏”。唐太宗看了猛然警醒,写了《答魏征手诏》,表示从谏改过。这篇文章被太宗置于案头,奉为座右铭。贞观十三年,魏征又上《十渐不克终疏》,直指太宗十个方面行为不如初期谨慎,被太宗书于屏风之上。 文学常识 “疏”通称“奏疏”,是古代臣下向君主陈述意见的文体。疏,原本是“疏通”的意思。后来作为一种公文形式,演变为“疏通事理,分条陈述”的意思。它起源于汉代,用途较广,论谏、陈乞、待罪、推荐、辞官等都可以用“疏”。如贾谊的《论积贮疏》、晁错的《论贵粟疏》等。属于古代奏议类的文章一类。 奏议类文章是古代臣属进呈给帝王的奏章的统称,包括奏、议、疏、表、对策等。常见的有表和疏,表又称“奏表”,是用来向皇帝陈述衷情的,如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 讽———用委婉的言语暗示或劝告。(《邹忌讽齐王纳谏》) 谏———直言规劝,使改正错误。(《谏太宗十思疏》) 谤———公开指责别人的过失。(《周公谏厉王止谤》) 讥———指责别人的过失,是微言讽刺。 诽———是背地里议论。 讽谏谤讥诽 文学常识 朗读文本 求木之长(zhǎng)者 浚(jùn)其泉源 壅(yōng)蔽 正身以黜(chù)恶 塞(sè)源 载(zài)舟 谗邪(xié) 谬(miù)赏 奏疏,古代臣下向国君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谏太宗十思疏 劝谏 李世民,唐朝第二个皇帝,“太宗”是他的庙号,是我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开明君主之一。 本文内容,即十条 值得深思的情况 解题 魏征劝谏唐太宗的十条值得深思的意见奏疏。 疏通文意 第一段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听说 主谓间取独 生长。这里指长得好。 使动用法,使……稳固 疏通水道 安定 德行和道义 表转折 希望 稳固 极愚昧无知的人。这里用作谦辞 何况,况且 明智的人, 这里指唐太宗。 主持、掌握 指帝位 形作名,重权 处在 天地间 形作名, 重要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