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6874

第5课 《故乡的小路》 教案 五年级上册人音版(2012)

日期:2024-12-26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23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5课,故乡的小路,教案,五年级,上册,人音版
  • cover
故乡的小路教案 课题: 故乡的小路 课时: 1 课时 教材分析: 《故乡的小路》是人音版音乐教材第九册第五课,它是一首充满温情与思乡之情的歌曲,以优美的旋律,流畅的节奏,将“故乡”这一主题娓娓道来,仿佛一幅清新自然的画卷,将我们带回到童年的美好时光。歌曲采用拍号交替,赋予音乐丰富的情感变化,表达出人们对故乡小路的深深思念。 歌曲由两个简单的乐段组成,每个乐段都蕴含着深刻的情感: 第一乐段:从弱拍起,旋律平稳,像是回忆的画卷徐徐展开,表达出对故乡小路的深沉思念。变化经过音的出现,增添了一丝朦胧的美感,使人仿佛置身于童年的故乡,感受着亲切和美好。 第二乐段:以一个六度跳音开头,将情绪渐渐推向高潮,二声部的渐进,表达出对故乡浓浓的爱意。音乐结束时渐弱渐慢的哼鸣旋律,让人仿佛看到游子远眺家乡,思乡之情绵绵不断,久久不能平息。 学情分析 对于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们来说,对“故乡”的理解可能还比较模糊。他们对故乡的认识更多来自书本和别人的描述。上一课主要从“小家”出发,培养孩子们对家的喜爱之情,而本课则要让学生体会对“大家”的思念。因此,老师需要从一些诗歌入手,触发学生的情感,并通过引导他们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用弱拍起?”“为什么要用变音记号?”“为什么要变拍子?”“为什么结束时要用哼鸣?”等,帮助他们去理解音乐,体验歌曲的情感。 一、教学目标 1. 审美感知:能够感受歌曲的优美旋律,理解歌曲中蕴含的深沉思念和浓浓的爱意,并能说出歌曲的情绪变化。 2. 艺术表现:能够用优美流畅的声音演唱歌曲《故乡的小路》,用歌声表现出对故乡、对家园的爱,并尝试用动作和表情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 创意实践:能够通过朗诵、表演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理解和情感体验,并进行简单的创作。 4.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并能说出一些家乡的特色和故事。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演唱: 能够理解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感,并用自然、真挚的演唱方式表达出来。 二声部学习: 能够理解二声部的特点,并能够利用口琴或其他乐器进行辅助练习。 2. 教学难点: 变拍子:理解歌曲中的变拍子,并能够准确地用三拍子和四拍子指挥图示为歌曲划拍。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视唱练耳 聆听教学 演奏教学 戏剧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录音机 口琴 指挥棒 诗歌朗读视频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5分钟) 1. 播放《思乡曲》,引导学生进入思乡的情感氛围。 2. 展示诗歌《思乡情》的朗读视频,激发学生的共鸣。 3.提问学生:“你听完诗歌后有什么感受?故乡,总是一个让人魂牵梦萦的地方,你能表现出思乡的动作和神态来吗?” 环节二:讲授新课 (25分钟) (一)感知 1. 老师展示一段旋律,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解变拍子: 1=C 三四拍号1|6.6 71|5-43|2.521|1-| 啦-- 2. 老师引导学生尝试演唱旋律,并提问:“你能唱出思乡的感觉吗?观察这段旋律和上一条有什么不一样?” 1|6.6 71|5-43|2.521|1- | 啦-- 3. 老师解释“变拍子”的概念,并引导学生再次演唱旋律。 4. 老师展示包含变化音的旋律,并提问:“看这段旋律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1|6.6 71|5--43|2.521|1- -| 1|4.4 5- |3--21|7.55- |1- -| 啦-- 5. 老师介绍变化音的作用,并引导学生演唱旋律。 6. 老师介绍歌曲《故乡的小路》,并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歌曲的情绪变化。 7. 老师引导学生朗诵歌词,并进行速度对比,体会不同的情绪体验。 8. 再次播放录音,引导学生整体学唱歌曲。 (二)探究 1. 随音乐完整学唱,并用指挥棒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拍子变化。 2. 老师提问:“拍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