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6975

第4课《嘀哩嘀哩》教案 三年级下册人音版(2012)

日期:2025-04-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68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4课,嘀哩嘀哩,教案,三年级,下册,人音版
  • cover
音乐课《嘀哩嘀哩》教学设计 课题:《嘀哩嘀哩》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这首欢快活泼的《嘀哩嘀哩》,就像是一只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用天真的语气描绘着美丽的春天,洋溢着无限的欢乐。它选自人教版三年级音乐教材,曲调简单易懂,旋律优美动听,非常适合三年级学生学习演唱。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朋友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进行简单的节奏练习和视唱,但演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还有待提高。他们对春天充满了美好的想象,对学习歌曲也充满着兴趣。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沉浸在欢快活泼的音乐中,用声音和动作表达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艺术表现: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中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3.创意实践:根据歌曲的情绪,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为歌曲编创伴奏。 4.文化理解:感受歌曲所表达的主题和情感,体会春天带来的美好与活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2.教学难点: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方法演唱歌曲第五、六乐句的衬词“嘀哩哩嘀哩嘀哩哩”。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互动式教学 视听结合 练习法 游戏法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设备 歌曲视频 伴奏音频 歌谱 打击乐器(如:铃鼓、沙锤、木琴等)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播放歌曲《嘀哩嘀哩》的视频,并引导学生欣赏。 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它带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活泼、欢快、充满童趣的特点。 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二: 讲授新课(20分钟) (一) 感知歌曲(5分钟) 教师再次播放歌曲,并引导学生仔细聆听。 提问: 歌曲的节奏是怎样的? 歌曲里有哪些音效? 你们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内容? 你们觉得歌曲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学生自由讨论,并分享感受。 (二) 学习旋律和节奏(10分钟) 教师用简谱或五线谱展示歌曲的旋律,并讲解歌曲的节拍、拍号和节奏型。 老师范唱歌曲,并引导学生模仿演唱。 重点讲解第五、六乐句的节奏型,并用拍手、踏步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和练习。 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声音演唱歌曲,并互相评价。 (三) 学习伴奏(5分钟) 教师示范用不同的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师讲解简单的伴奏方法,并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式为歌曲伴奏。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择合适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练习。 环节三: 巩固延伸(15分钟) 学生分组完整演唱歌曲,并尝试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教师根据学生练习情况进行指导,并给予鼓励。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表演,并互相评价。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歌曲内容进行简单的舞蹈动作设计。 学生自由发挥,并展示自己的创作。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练习歌曲,并尝试用其他乐器进行伴奏。 六、小结拓展、布置作业: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嘀哩嘀哩》这首歌曲,感受到了春天带来的美好与活力。希望同学们能够用轻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能用简单的动作表现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作业: 1.尝试用不同的方式演唱歌曲,例如:用不同的音色、不同的速度演唱。 2.收集关于春天的图片或视频,并用这些素材制作一个简单的音乐作品。 七、设计意图: (1)初步感知环节: 通过谜语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课题。通过歌曲视频的欣赏,让学生初步感知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并对歌曲的内容产生初步的理解。 (2)探究音乐环节: 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练习,引导学生学习歌曲的演唱技巧,并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通过分组讨论和选择打击乐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协作能力。 (3)巩固延伸环节: 通过完整演唱歌曲、创作歌词、进行歌曲表演等活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并提高他们的音乐实践能力。 八、板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