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06984

《顽皮的杜鹃》教案 2024—2025学年音乐三年级下册人音版(2012)

日期:2025-04-05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1次 大小:181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顽皮的杜鹃,教案,2024,2025,学年,音乐
  • cover
《顽皮的杜鹃》教案 课题:顽皮的杜鹃 课时:1课时 教材分析 三年级音乐教材中这首《顽皮的杜鹃》,可不简单!它是一首来自奥地利的童谣,旋律优美、歌词简洁,却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轻快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仿佛将我们带进了充满童趣的森林,和顽皮的杜鹃一起嬉戏玩耍。歌曲中还出现了顿音记号,为孩子们学习音乐符号和表现音乐效果带来了新的挑战。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初步理解节奏和旋律,并用活泼的声音唱歌。但是,对于顿音记号和弱起节奏的理解和表现,还需要老师们耐心引导。孩子们天生对鸟类和自然充满了好奇和热爱,这将成为激发他们学习歌曲积极性的最佳利器。 一、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音乐情绪,体会小杜鹃活泼可爱的形象,感受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好和温暖。 2.艺术表现:用活泼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学习顿音记号,并用短促、跳跃的音符表现出杜鹃的活泼可爱;运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将杜鹃的叫声演绎得淋漓尽致。 3.创意实践:通过扮演角色,进行即兴表演,展现孩子们对歌曲的理解和表现力,让他们成为“小演员”。 4.文化理解:了解杜鹃鸟的习性和文化意义,感受歌曲中蕴藏的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处的主题,树立爱护鸟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孩子们既完整又准确地演唱歌曲《顽皮的杜鹃》,让音乐之声在课堂上尽情绽放。 2.教学难点:帮助孩子们掌握弱起节奏,并用断连和不同的力度来表现杜鹃活泼可爱的音,让他们的歌声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引导孩子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让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视唱练耳:让孩子们用耳朵听,用嘴巴唱,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力。 游戏教学:用孩子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将学习知识融入到快乐的游戏中。 肢体律动:用肢体语言来表达音乐,让孩子们在动感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合作学习:鼓励孩子们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在合作中共同进步。 四、教具准备 杜鹃鸟图片:让孩子们直观地了解杜鹃鸟的外形。 歌曲视频:让孩子们欣赏歌曲,感受音乐的魅力。 伴奏音频:为孩子们演唱歌曲提供伴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音乐氛围。 小钟琴:让孩子们参与伴奏,体验音乐创作的乐趣。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图片:瞧!这是一只美丽的杜鹃鸟,它可是益鸟,最爱吃毛虫!它也是报春鸟,吉祥鸟,在春天,我们常常能听到它清脆悦耳的叫声。因为它的叫声听起来像在唱着“布谷,布谷”,所以又叫它“布谷鸟”。 2.猜一猜,这是什么鸟?(孩子们会积极参与,并分享他们对杜鹃鸟的了解。)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歌曲欣赏:播放歌曲视频,让孩子们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感受歌曲的活泼欢快。“孩子们,你们看,这只杜鹃鸟多么顽皮可爱啊!它在森林里开心地玩耍着。” 2.歌曲介绍:这是一首来自奥地利的童谣,它用轻快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描绘了一幅充满童趣的森林图画,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和孩子们一起在森林中嬉戏玩耍。 3.教师范唱:用饱满的情绪和生动的表演,演唱歌曲,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这首歌的节拍是4/4拍,你们能跟着我一起拍拍手吗?” (二)探究 1.旋律学唱:指导孩子们学习唱名5、6、7,并用柯尔文手势帮助他们记住。播放伴奏音频,让孩子们跟着节奏做一做手势,并在听到5、6、7的音符时,做出相应的动作,加深对音高的理解。 2.乐理知识:讲解顿音记号,并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它代表着短促、跳跃的音符。引导孩子们试着唱一唱,感受顿音的特殊效果。“你们看,这个符号叫顿音记号,它就像一个跳跃的音符,让音乐变得活泼生动!” 3.教师伴奏,指导孩子们演唱旋律,并强调顿音记号要唱出短促、跳跃的感觉。“孩子们,要注意弱起小节,让我们的音乐更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