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13051

14.1《促织》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日期:2024-12-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7次 大小:317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14.1,促织,教学设计,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促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文言基础知识,理解文意 2,理清小说情节,注意主要情节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生存境况,理解小说的批判意味。 3,透过“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描写把握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和现实交融的写作手法的艺术魅力 4,学习精练而生动的语言,体味“夫妻向隅……寻所逐者”这段文字,把握刻画人物的技巧。 【教学重难点】 1,理清小说情节,注意主要求解的起伏和人物情感的变化,体会人物生存境况,理解小说的批判意味。 2,透过“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描写把握现实主题,进而体会这一幻想和现实交融的写作手法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式】 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300多年前,在山东省淄川县,有这么一个“怪人”:此人家里穷得叮当响,他典当破旧衣物,置办茶水摆在路边,供过往行人歇脚、解渴;他不收钱,只要求每个歇脚的人给他讲个新奇的故事。原来此人是在搜集写作素材。他白天听,晚上伏案写作。这个“怪人”就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今天我们一起探访这聊斋中的精神世界。 二、预习检测 1.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清代小说家,出身于一个没落地主兼商人家庭。 蒲松龄天资聪明,学问深厚,19岁参加科举考试,连中县、府、道的第一,但此后却屡试不第,71岁始被补上岁贡生,一生穷愁潦倒,郁郁不得志,饱尝世情,对清初政治黑暗有所认识,但思想比较复杂、矛盾。其身世地位限制了蒲松龄一生的文学生涯,摇摆于文士的雅文学和民众的俗文学之间。 蒲松龄天资聪明,学问深厚,19岁时,以县、府、院三试均第一名当了秀才, 补博士弟子员,文名籍籍诸生间。从20岁开始参加乡试,每三年一次,从此开始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征程。43岁时才补廪膳生。53年考了十多次,72岁时继续参加了科举考试,因为年纪大,又考了多次,朝廷念其艰辛,就给了“岁贡生”头衔。 【贡生】:俗称“明经”。是指明清两朝秀才(又称生员)成绩优异者,可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称为贡生。 【知识链接】科举考试 明清科举考试明清科举有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 童试:明清最初级的地方县、府考试,通过县、府两次考试者,成为童生,表明已具备基本的文化知识和写作能力。但很多读书人考到须发皆白,仍是一介童生。 院试:在府、州的学院举行,又分为“岁试”、“科试”两级。岁试是每年举行的童生“入学”考试,录取后即为“生员”,通称“秀才”。科试则是对已在学校的秀才进行考试,成绩优者方可参加下一级考选举人的乡试,成绩劣者要受处罚甚至取消生员资格。科试也称为录科。只要考取了生员,就算脱离平民阶层,称为“士”了。清顺治九年(1652年)的“训士规条”称:对学校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各衙门官员以礼相待”,“生员如果犯事情重,地方官先报学政,俟黜革后治以应得之罪;若词讼小事,发学责惩,不得视同齐民一体扑责”,即生员享受免丁粮(免役税)、食廪(国家供给衣食,优厚者称廪生,次一等为增生,初入学生员无廪膳、称附生)、政治司法特权(官员以礼相待,生员见官不必下跪,生员犯法地方官须先报学官才能处理,不得像对一般百姓一样施用刑具)。 乡试:又称为大比、秋闱,每三年一次。乡试三场,分别在八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明清乡试录取举人名额由中央规定下达,各省按人口多少分别为数十名到一百数十名不等,全国录取总额为一千人至一千二三百人。由于考取举人即具备做官资格,乡试可说是明清科举最重要也最艰巨的一关。乡试之榜明清时称乙榜,乡试则称乙科,与进士会试的甲榜、甲科相对。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