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37229

第9课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课后检测(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9次 大小:3095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文化交流,学年,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古代的商路、 贸易与文化交流 一、选择题 1.《天工开物》收载了倭缎织造法,朝鲜及西洋棉布染整法,红夷炮、佛朗机冶铸法,日本与朝鲜海船的制造法等自国外传来的技术。这说明当时(  ) A.中外科技融合推动近代科学产生 B.工艺技术成果反映工业革命成就 C.传统科技发达推动世界文明交流 D.海外技术传入丰富国人科学认知 2.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先进的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北宋及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这说明了(  ) ①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 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③唐朝时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 ④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丝路花雨,铃声悠扬”是后人对古代东西方陆上贸易通道的描述,在该通道上流通的主要商品是(  ) A.玉米 B.丝织品 C.马铃薯 D.烟草 4.2014年6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研讨会在新疆乌鲁木齐召开。古丝绸之路是东西方文明融合发展的友好象征。当年,唐玄奘在这条线路上可能见到的现象是(  ) A.商人携带大量白银和货物往来世界各国 B.商人须到十三行领取通关文书 C.轻盈精湛的丝织品和茶叶是常见的商品 D.沿途都使用水力风车灌溉农田 5.意大利传教士画家郎世宁于1715年来到中国,被重视西洋技艺的康熙皇帝召入宫中,《百骏图》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该画作运用了长卷样式,透视是散点式的构成,却又有静态瞬间的焦点透视深度;山、树、草的勾勒大体是中国式的笔法和线条,但体积晕染和阴影的处理无处不在。这表明(  ) A.皇帝个人好恶决定着西洋画的传入 B.西洋画的传播仅在宫廷范围 C.西学东渐以“文化传教”的形式为主 D.绘画创作融中西技法于一体 6.徐光启与利玛窦合作翻译了《几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启评价此书“能令学者祛其浮气,练其精心;学事者资其定法,发其巧思”“为用至广……。”可见,该书的翻译(  ) A.批判了理学的空谈风气 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反映了东学西渐的成果 D.得到了士大夫普遍认同 7.某学者叙述到,日本、朝鲜、中亚、北非等国家和地区的制瓷风格深受中国瓷器的影响;17~18世纪,中国瓷器在欧洲畅销,欧洲人在室内、家具设计领域融入了中国艺术和文化因子。该学者意在说明,中国瓷器(  ) A.制作技术深受西学东渐影响 B.成为国家对外贸易的主要物品 C.生产方式采用了工场手工业 D.成为中华文明传播的重要载体 8.明末徐光启修订的《崇祯历书》既采用了计算精确的西方天文物理学知识,又保留了中国古代历法《大统历》的优点,因而被称为“熔西人精算,入大统之型模;正朔闰月,从中不从西,完气整度,从西不从中”。由此可知,徐光启(  ) A.推崇中体西用思想 B.践行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C.主张利用西学救国 D.推动国人“开眼看世界” 9.如图是中国古代地图(局部),图中路线所展示的是(  ) A.西汉的丝绸之路 B.隋朝的运河交通 C.唐朝的陆上道路 D.元朝的贸易路线 10.如图为中国古代某时期对外主要交通路线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这一朝代是(  ) A.汉朝 B.唐朝 C.元朝 D.明朝 11.西汉桓宽《盐铁论》中载:“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罗马史家感叹“人民开化文明 丝为大宗贸易,远贩至罗马也”。这些记载可用于研究汉代(  ) A.政府强化对西域的管理 B.工商业市镇逐渐兴起 C.边疆民族内迁趋势加强 D.陆上丝绸之路的发展 12.10世纪时阿拉伯人麦哈黑尔东游写的《游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