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迷人的火塘》教案 一、课时: 1课时 二、教材分析 《迷人的火塘》是一首充满侗族特色的歌曲,是侗族人民生活的真实写照。侗族大歌源远流长,体现了侗族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在这首歌曲中,独特的旋律和节奏使得听者感受到浓厚的民族氛围。同时,这首歌展示了切分音的技巧,要求演唱者在音色的变化上有所掌握,才能够展现出侗族音乐的韵味。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将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民族音乐的精髓,并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音乐技能。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侗族文化和音乐的了解普遍较少,但对新音乐形式充满好奇。在多元文化背景日益丰富的今天,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接受程度提升,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经验,部分学生可能难以准确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教师需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表达能力,帮助他们从不同层面理解和表现音乐。这样的教学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更能够增进他们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四、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对侗族歌曲的聆听与分析,让学生在耳朵与心灵中感受到侗族音乐的独特美感,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艺术表现:培养学生用优美、抒情且富有感染力的声音演唱,鼓励他们在演唱过程中展现个人情感,使歌曲得以充分表达。 3.创意实践:通过打击乐器的模仿和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自由地发挥和拓展音乐的表现方式。 4.文化理解: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侗族的音乐文化背景,帮助他们理解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及其价值,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 切分节奏的学习与掌握,通过歌曲演唱让学生体验这一技巧与音乐情感之间的联系。 学生在合唱中与其他同学配合,形成和谐的旋律与节奏感。 2.教学难点: 在演唱过程中,如何做到声音的连贯性以及对切分音的准确把握,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六、教学方法: 1.听觉感知法:通过音乐欣赏增强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的理解。 2.合作学习法:在同学间的互动中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和交流能力。 3.示范教学法:通过教师的演示加深学生对音乐技巧的掌握。 4.互动讨论法: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分享感受,促进自主学习和思考。 七、教具准备: 1.音响设备(确保音质清晰,便于学生聆听)。 2.侗族大歌视频,以便直观感受侗族音乐氛围与特色。 3.歌谱(提前打印好,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份)。 4.打击乐器,如手鼓、碰铃等,帮助学生感知节奏。 八、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1.导入:首先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关于民族打击乐器的学习,激发同学们的兴趣与思考。随后,播放《打起手鼓唱起歌》,鼓励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仔细聆听乐曲中的打击乐器,并积极分享自己的感受与见解。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思考乐曲的情感与氛围,讨论中可以加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不同曲风的特点。 环节二:讲授新课 (一)感知 1.初听:指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第一次聆听《打起手鼓唱起歌》,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语自由表达对这段音乐的初步感受。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音高、节奏和情感变化,例如:“你听到了哪些乐器?”“这段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2.讨论: 通过互动讨论,问:“在听完乐曲之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这样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维度理解音乐的表达与情感。 (二)探究 1.引入:为学生详细介绍侗族大歌的历史背景、文化意义及特点,展示与侗族相关的文化资料和图片,吸引学生关注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欣赏侗族大歌视频时,侧重引导学生注意和声的高低变化、音色配合等,使他们在观看中深入理解侗族音乐的魅力。 2.学习切分音:教师给学生带来一些关于切分音的基础知识,然后用特殊节奏读出《迷人的火塘》,让学生跟随学习,鼓励他们找出歌谱中的切分音,帮助他们在意识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