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买衣服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购物》第12-13页:买衣服。 二、教学目标: 1、结合购物情境,认识大面额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初步体会人民币的应用价值,养成爱护人民的以及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3、在购物情境中,初步培养学生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课堂的“认一认、买一买、问一问、说一说、拿一拿、读一读、测一测”系列活动,学会简单的购物,认识人民币,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用口头语言描述付钱、找钱的过程。 三、教学重难点: 1、掌握大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2、根据情境图口头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四、教学准备:课件,人民币教具。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亲近数学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元、2元、1分、2分……等这样的小面额的人民币,如果我们要买衣服、电器等大件的商品,还用这些1`元、1分的钱方便吗?那我们就要用到一些较大面额的人民币,这节课我们来就认识这些大面额的人民币。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新学期到了,许多小朋友都要买一些新衣服。今天,我们就到服装商店去看一看。 (课件出示服装店的场景,画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装和价钱:上衣59元,裤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连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裤32元。) 瞧,这么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这家商店的售货员,怎样介绍你的商品呢?谁来试一试? (结合实际情况,把活动置于服装店,并且把教材上的内容扩充,使其更加丰富。) (三)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各种版本的大面额的人民币。 (1)课件出示“人民币的认识”,展示所有大面额的人民币,我们来认一认它们。 (2)认识两种版本的100元人民币。 ①你们看看这张是多少面值的?(展示1999年版的100元人民币)你们是怎么知道这是100元的人民币的呢? ②继续认识1990年版的100元人民币。 (3)小结:我们一般都是通过人民币上的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或直接通过图案等来区别各种人民币的面值的。老师还有一个问题,在纸币的左下脚有一些点,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这是专门为盲人朋友设计的,有了这些点,盲人朋友通过摸人民币,就能知道是多少钱了。接下来具体数一数100元的盲点数目。) (4)让学生认一认1990年版和1999年版的两种50元人民币。同样让学生认识20元和两种版本的10元的人民币。 (5)总结:我们的人民币上通常都有国徽,国徽代表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所以我们一定要爱护人民币,那么怎样做才是爱护人民币呢? 2、模拟购物活动,能解决简单的购物问题。 (1)每人准备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样张若干张。(除了大面额的外还需准备1元、2元等小面额的) (2)出示图片“买衣服图”,让学生明白可供自己购买的商品和价钱。 (3)在小组内进行买衣服的活动,其中的一位同学当售货员,其余同学当顾客。 售货员任务:在顾客表示自己要买几件衣服后,要在下表的购买商品一栏中做纪录并迅速算出他所需付的钱数,填入表中的应付款一项,同时统计顾客的付款方式。 顾客任务:自己选择好想买商品之后,算出所需付的款数,并思考怎么付钱,准备好正好的钱数。 (4)在购物过程中,同学轮流当售货员。 (5)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尝试练习,初显身手 1、准备:每小组发一个里面装有一些人民币(附页中的样张)的小信封,里面分别装有10元、20元、50元、100元的人民币若干张,完成课本第一题。(先独立完成,然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第二题,有困难的学生可以拿出模拟人民币来换算,也可以同桌合作换算。 3、游戏“凑100元”: 每组准备10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