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55897

【核心素养目标】第八章 运动和力 8.2 二力平衡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下册

日期:2024-11-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94次 大小:427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平衡,八年级,2024,人教,格式,教案
  • cover
教学设计 课题 二力平衡 教学内容分析 二力平衡知识在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力平衡条件和应用的理论探究依据是牛顿第一定律。因此,本节教学从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入手,提出不受力是一种理想状态,实际中物体是受力的,但又发现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进而提出问题:这又怎么理解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引导学生为寻求谜底而去探究学习。接着立即从身边常见事例入手,带领学生走向知识殿堂,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猜想、分析,然后通过探究实验去验证他们的猜想,做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本节内容又为滑动摩擦力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为摩擦力知识学习奠定了基础。在本单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情分析 (1)、学生已有的有关力及运动方面的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 (2)、学生经过一年多的物理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探究这种方法,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方法保证。 (3)、学生还存在着一定的思维障碍。例如:行驶在平直公路上的汽车,要使它匀速前进,所用的牵引力必定大于汽车静止时受到的力。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对一个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对平衡力的理解和应用产生思维障碍。 (4)、新课程要求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因此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直观作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其它任何学习手段都不能代替的。在实验中,指导学生学会“实验探索—思考深入—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问题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另外,为了让学生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真正掌握二力平衡知识,安排了几个随堂练习。 目标确定 (1)、物理观念。通过观察与体验能叙述平衡状态;通过实验探究后的归纳得到二力平衡的条件。 (2)、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学生经历问题、证据、解释、交流环节,分析和处理实验材料,实验探究得出二力平衡条件。 (3)、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通过迁移到中国的科技分析,提高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有国家荣誉感。 从深度学习制定低阶目标与高阶目标: (1)低阶目标:知道平衡状态;知道什么是二力平衡条件。 (2)高阶目标:经历科学探究的问题、交流、解释环节,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认识物理规律,并应用于生活。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二力平衡的条件及应用。 难点:力的平衡概念的建立是难点;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实 际问题;区别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平衡状态下力与运动的关系   创设情境引入:(1)请两位同学上来做一个演示,两人分别在“可移动黑板”的两侧用手推动黑板,观察现象。 教师活动 师:边问学生“可移动黑板”所处的状态、受到几个力的作用? 师: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物体是不是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呢? 师:请大家观察桌面上的花瓶、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分析它们的运动状态和受力情况。 学生活动 生思考、讨论 生讨论后: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 生凭借学习过的知识回答:实际生活生产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时物体所受的力就是平衡力,当物体虽然受力但是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生:物体在平衡状态下,要么不受力,要么受平衡力。当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活动意图 上述这个问题的设置是为了让学生能把当前的问题同牛顿第一定律联系起来: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处于这种状态下的物体是不是就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呢?实际生活生产中,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这时物体所受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