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脚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时间的脚印》是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8课的课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教师教学用书》的“单元说明”中这样描述本文:文章讲述了岩石的侵蚀现象、水流和风的搬运作用、沉积岩的形成和化石的来源,形象地展现出时间留下的“脚印”,也就是大自然变迁的痕迹。大自然变迁的过程,是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进行的,并不是人们所能亲眼看见的,是科学家们根据现有的地质记录开展科学研究而推断出的结论。文章通过说明这一过程,展现了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可以让读者更好地领略科学精神,激发探索自然、揭开自然奥秘的兴趣。 在“单元目标”和“教学指导”里,编者也强调,本单元的教学,可以抓住“科学思考方法”这一核心,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如筛选主要信息、理清说明顺序、学习分析推理、理解文章阐述的事理、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等教学点,都可以围绕这一核心组织起来。 基于这样的认知和对教材的深入理解,我对本课做了这样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文章单句的提示,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文章脉络。 2.把握文章事理,品析文章生动鲜活的语言。 3.感悟自然的神奇伟大,培养科学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理清文章的说明对象,把握文章周密的说明顺序。 2. 品味文章的语言,体会文章生动形象的写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看见过时间吗?“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把时间比作一去不复返的流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在这里人们把时间比作为飞速的“箭”和“梭”……其实时间把它的脚印留在了许许多多我们不曾看到、不曾了解的地方。在那里隐藏着的不仅仅是时间的脚印,而且还有无数的宝藏,例如,那千万年来躺在山野里的岩石,便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我国著名科普学家陶世龙的科普小品《时间的脚印》,和陶老先生一起走进大自然。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其主要任务是介绍岩石记录时间的奇异功能,目的是说明认识岩石这一奇异功能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激发青少年探索自然奥秘的热情。文章的题目《时间的脚印》,是从高土其《时间伯伯》一诗中引申借用来的。其拟人化手法的运用,形象地说明了那些形形色色、大大小小的岩石中都潜藏着时间的踪影,以引起人们的探究欲望和阅读兴趣。 三、自读课文,解答字词。 小组内完成,组内完成不了的,全班解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bào) 楔形文字(xiē) 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山麓:山脚下。 龟裂:裂开许多缝子。 帷幕:挂在较大的屋子里或舞台上的遮挡用的幕。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粉碎。形容经历久远的时间。多指意志坚定,永不改变。 四、初读感知 默读课文,根据你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给标题“时间的脚印”拟一个副标题。 (补充:副标题是对主标题的补充,解释和说明。) 预设: 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岩石记录着时间的脚印。 …… 归纳: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说明的内容是“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这一事理。 五、研读探究 1.浏览课文,找出文中单句成段的句子,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预设点拨:结构、内容等方面思考。 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 (承上启下) 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开启下文) 经过长期的重压和胶结,那些碎石和泥沙重新形成了岩石。(总结上文) 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总结上文) 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 (总结上文)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承上启下) 分析:除了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从中还可以从中梳理出主体部分的逻辑说明顺序。 归纳:①具有提示重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