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单元学情评估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我校七年级组织了一次主题为“感悟生活”的学习分享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题目。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题。(8分) ①在这个通信技术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②那些曾经的慢时光似墨迹渐渐慢慢tuì去了。③从前那种品一杯香茗、读一封信的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④中央电视台曾推出“信·中国”节目,近百年来选取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⑤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_____⑥亲爱的同学,闲暇的时候,给你的亲人、师长或朋友写封信吧!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tuì( )去了 奢侈( ) 2.语段中第④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应将_____改为_____。(2分) 3.语段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2分)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 第_____句,修改意见:_____。 4.给语段横线处续写一个分句,使之与前面的分句构成一个排比句,请写在下面。(2分) 5.古诗词默写填空。(7分) 吟诵古典诗词,赴一场传统文化盛宴。读“①,”(《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感受李白对友人的劝勉与安慰之情;读“②,”(《天净沙·秋思》),感受马致远那无尽的羁旅飘零与惆怅凄楚;读“③,江春入旧年 ”(《次北固山下》),体悟大自然蕴含的生活真理;读“④,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体会李益的思乡之情;读“峨眉山月半轮秋,⑤”(《峨眉山月歌》),跟随李白欣赏秋夜美景。 二、阅读(45分) 小文经常向父母抱怨:没有独立的学习环境,没有老师专门辅导,不知道怎么学习更有效。小语推荐了两篇关于文人学习的文言文,请你阅读并完成以下任务,帮助小文解决问题。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9题。(10分)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子张》) 6.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不亦说乎_____ (2)传不习乎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 (4)博学而笃志_____ 7.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论语》在论述“学”与“思”的关系时,为何不先说“思而不学则殆”,而是先说“学而不思则罔”?说说你的理解。(2分) 9.结合选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概括《论语》的特点。(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2题。(5分)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①乎心,布②乎四体③,形④乎动静。(《荀子》) 志意修⑤则骄⑥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⑦,内省而外物⑧轻矣。传曰:“君子役⑨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荀子》) 仁者无敌。(《孟子》) 【注释】①箸:刻。指心中领会得十分深刻。②布:分布,散布。③四体:指人的四肢。④形: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