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62763

【核心素养目标】第七章力第2节 弹力(教案)(表格式)八年级下册物理(人教版)

日期:2024-11-28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13次 大小:199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案,人教,物理,下册,八年级,格式
  • cover
《光的折射》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力学部分的基础内容之一,弹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种重要形式,为后续学习力的平衡、简单机械等打下基础。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以及胡克定律的初步介绍。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如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等,但对弹力的认识较为模糊。学生可能在生活中接触过弹力现象,但缺乏系统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教学时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 物理观念 1. 理解弹力的概念,知道弹力是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2. 掌握弹力的产生条件,即物体间必须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3. 了解胡克定律的内容,知道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科学思维 1. 通过观察和分析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 通过实验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科学探究 1. 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探究弹力的产生条件和性质。 2. 能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掌握其使用方法。 科学态度与责任 1. 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探索自然奥秘的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 2.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和读数技巧。 难点 1. 理解胡克定律的含义,并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教学方法与准备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弹簧、弹簧测力计、橡皮筋、海绵、钢尺、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1. 播放视频片段:跳板跳水、撑竿跳高、蹦极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运动中物体如何产生力量。 2. 提出问题:“为什么跳板跳水运动员能够跳得这么高?这些运动中的物体是如何产生力量的?” 1. 观看视频,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2. 尝试回答教师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出弹力这一课题。 实验探究———弹性和塑性 1. 展示实验材料:弹簧、橡皮筋、橡皮泥、纸张。 2.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分别拉伸弹簧、橡皮筋,挤压橡皮泥,弯折纸张,并观察它们松手后的变化。 3. 引导学生归纳弹性和塑性的定义。 1. 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2. 小组讨论,归纳弹性和塑性的定义,并尝试列举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身体验弹性和塑性的区别,理解并掌握相关概念。 弹力概念的引入 1.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弹簧和橡皮筋松手后能恢复原状?” 2. 讲解弹力的概念,即物体在发生弹性形变时,由于要恢复原状而产生的力。 3. 举例说明生活中的弹力现象,如撑竿跳高、射箭等。 1. 思考教师的问题,尝试回答。 2. 听讲并理解弹力的概念,思考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设计意图 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并将其与生活中的现象联系起来。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 展示弹簧测力计,介绍其主要构造和使用方法。 2. 指导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或拉力。 3. 强调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如观察量程、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读数时视线与刻度板垂直等。 1. 观察弹簧测力计,了解其构造和使用方法。 2. 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并记录数据。 3. 讨论并总结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并培养其动手实验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总结归纳 1.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点,包括弹性和塑性的定义、弹力的概念、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等。 2. 强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