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965317

1.2 种群数量的变化(课件2份+教案1份)

日期:2024-09-1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3次 大小:191252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种群,数量,变化,课件,2份,教案
    (课件网)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探究 实践 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一.提出问题: 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二.作出假设: 1、酵母菌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2、酵母菌在开始一段时间呈“J”形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呈“S”形增长; 3、酵母菌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三.变量分析: (1)自变量: (2)因变量: (3)无关变量: 时间 酵母菌种群的数量 培养液的体积、计数酵母菌的时间(早上、下午)等 四、计数: 2、血细胞计数板: 1、方法: 抽样检测法 计数室 计数室通常有两种规格: 25×16型:即大方格内分为25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16小格 16×25型:即大方格内分为16中格,每一中格又分为25小格 不管计数室是哪一种构造,其每一大方格都是由16×25=25×16=400个小方格组成 五.材料用具: 3.血细胞计数板: 取五个中方格共80个小方格 两种不同计数室的取样方法不同 25×16型 16×25型 取四个中方格共100个小方格 五.材料用具: 3.血细胞计数板: 计数原则:取相邻两边及其夹角 (取上不取下、取左不取右) 六. 显微镜计数操作步骤: 1.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 2.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到计数室内; 3.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在载物台中央 4.计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计试管中酵母菌总数。 滴液处 如果先加培养液再盖盖玻片,那么盖玻片可能由于已加入液滴的表面张力而不能严密地盖到计数板表面,使计数室内部液体增多,导致计数结果偏高。 1mm ①每个大方格的面积为: 1 mm2 ②盖玻片和计数室之间的高度为: ③每个大方格的容积为: 0.1 mm3 (10-4mL) 0.1 mm 3.血细胞计数板: 六. 显微镜计数操作步骤: 七. 实验结果的计算 1 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 (1)25×16规格 =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25×104 ×稀释倍数 (2)16×25规格 =中方格中酵母菌数量的平均值×16×104 ×稀释倍数 (3)=小方格中酵母菌平均数×400 ×104×稀释倍数 1.将样液稀释100倍,采用血球计数板(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观察到的计数室中细胞分布见图3,则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密度是_____个/ mL。 1×108 5 4 3 4 4 1 mL培养液中细胞个数=(20/5)×25×104×100 =1×108 学以致用 八. 实验中常见问题 (1)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 使培养液中酵母菌分布均匀,以减少误差 (2)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什么措施? 稀释适当倍数 (3)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 只计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酵母菌, 一般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八. 实验中常见问题 (4)本实验需要设置对照吗 不需要对照, 在时间上形成前后自身对照 (5)需要做重复实验吗 需要重复实验,对每个样品可计数三次,再取平均值,以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6)怎么分辨死亡细胞和有活性的细胞? 死亡细胞多集结成团; 可以借助台盼蓝染色(死亡细胞呈蓝色) 第 1 天 第 4 天 第 6 天 第 7 天 死亡 连续观察7天,分别记录下这7天的数值。 九.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连续观察7天,记录每天的数值。记录结果可设计成下面的记录表: 重复组 3组实验的平均值 九.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九.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 九.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在适宜条件下 ,酵母菌种群呈“S” 形增长; 种群的增长速率是: 先增加后减少,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 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代谢产物等因素的影响。 十.注意事项 (1)取样时间需一致,且应做到随机取样(每天同一时间取样,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