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名称 2.3 胚胎工程(3课时) 课堂类型: 新课 □复习课 □习题课 □实验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 学习者 分析 本节内容的授课对象为高二(6)班的学生,在此之前他们在必修二中学习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等知识,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对体外技术上如何操作和一些应用不清楚。本节内容涉及众多的专业名词概念和微观的操作技术,学生学起来难度较大。在教学中,可通过理论联系实际,以“牛”为主线,把抽象的学习内容转化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学目标 课标中的内容要求为:重要概念4.3对动物细胞早期胚胎或配子进行显微操作和处理以获得目标个体。次位概念如下: 4.3.1简述胚胎形成经过了受精及早期发育等过程 4.3.2简述胚胎工程包括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等技术。 结合课标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教学目标如下: 1.简述受精前精子和卵子的准备以及受精的过程。 2.简述胚胎早期发育的过程及其主要特点。 3.简述体外受精的主要操作步骤。 4.简述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基本流程,说出胚胎移植在胚胎工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5.简述胚胎分割的概念、它涉及的操作和应用的价值。 教学重点 受精的基本过程。 胚胎早期发育的基本过程。 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基本操作步骤。 落实教学重点的方法: 视频强化学生对胚胎工程的理解; 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理解胚胎工程主要技术及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 1.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子的生理变化。 2.胚胎工程中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和基本操作步骤。 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 视频播放 教学资源 选择 教师用书、教材、题单、天天练 技术手段的使用: 电子白板、板书、多媒体 课时: 3课时 核心问题 1.胚胎形成经过了哪些过程? 2.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3.胚胎工程技术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它们的原理分别是什么? 4.胚胎工程在生产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2.3.1 胚胎工程的理论基础 问题情境 教学活动设计 (学习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一节内容动物细胞工程涉及的知识点较多且难度较大,需要大家下去花更多的时间进行巩固。我们简单的回顾一下,动物细胞工程的内容又分成了三小节,分别是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以及动物体细胞核移植技术和克隆动物,我们将核移植得到的动物就称为克隆动物,核移植指的是将动物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母细胞中,使这个重新组合的细胞发育成新胚胎,继而发育成动物个体的技术。但其实我们都知道由于单独取核对卵母细胞的损伤较大且较为复杂,后面都是直接向受体细胞注入整个供体细胞,然后电融合获得重构胚,得到的重构胚需要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激活,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成为早期胚胎,再将该胚胎移入到生理状况相同的受体中去,最后生出的牛遗传物质几乎与供体相同,但是不包括细胞质遗传物质。 2018年3月,地球上最后地球上最后一头雄性北方白犀牛“在肯尼亚死亡。地球上剩下最后两只雌性北方白犀牛。但研究人员设法保存了雄性北方白犀牛的精子。结合所学的内容,你有没有什么方法拯救北方白犀牛? 学生可能会回答:体细胞核移植得到克隆犀牛。很好,克隆动物属于无性繁殖吧,而无性繁殖由于变异的几率很低很低,因此可能会导致北方白犀牛种群遗传多样性会很低,也就是基因多样性降低。因此,科学家想到了另一种方法:试管动物,这相信大家也都听说过,和试管婴儿一样的道理。 “试管婴儿”并不是真正在试管里长大的婴儿,而是从卵巢内取出几个卵子,在实验室里让它们与男方的精子结合,形成胚胎,然后转移胚胎到子宫内,使之在妈妈的子宫内着床,妊娠。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