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966223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单元测试(含解析)--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09-1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1次 大小:9188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二,历史,社会,制度,国家
  • cover
2024年6月12日高中历史作业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单选题 1.相对于科举及第者而言,落第者们更贴近下层民众,他们或聚徒讲学,或影响公共事务,成为乡里文化的普及者、基层社会活动的组织者。这表明科举制度( ) A.推动了基层自治 B.促进了阶层流动 C.扩大了统治基础 D.有益于社会教化 2.下表为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情况(部分),这一制度的建立( ) 19世纪初 英国的一些政府部门开始设立常务次官的职务 1855年 英国政府接受《关于建立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的建议,颁布法令,建立不受政党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 1870年 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 A.适应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 B.导致了内阁权力的膨胀 C.滋生了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D.克服了两党政治的弊端 3.“月旦人物”是品评人物的成语,缘于汉朝的许靖、许劭。二人为当时著名贤士,开办讲坛,每月初一评论乡党,褒贬时政,评后验证,众皆信服,凡得好评之人,名声大振。这引得四方名士慕名而来,竞领二许一字之评以为荣。这实质上反映了 A.读书人极重视名声 B.独尊儒术风气浓厚 C.门阀士族开始形成 D.察举制社会影响大 4.有人指出:“工业革命犹如经济魔棍,点化出了19世纪中叶英国政治改革的浪潮,选举与考试相配套的文官制度由此诞生了”。由此可以推断,文官制度的实施( ) A.说明工业资产阶级的政治主导地位 B.促进了社会经济治理的改善 C.排除了政府更替对国家管理的影响 D.是政府全面干预经济的反映 5.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曾这样评价中国的科举制度:“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伏尔泰如此推崇科举制是因为它 ①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②有利于选拔优秀的政治人才③保证了封建统治的持久活力④为科学研究提供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打上了中国古代哪种制度的烙印 A.科举制 B.宗法制 C.谏议制 D.三省六部制 7.如图:《唐代官员的出身的详细统计》(单位:人),据图中信息可知 A.门阀士族日益成为统治基础 B.出身门第仍然影响选官制度 C.科举制并没有真正实施 D.士族壮大助推科举形成 8.魏晋南北朝时期,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打破这一局面的选官制度是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9.北周以来朝中贵要多为行伍出身,如:公卿类多武将、刺史多任武将、功臣多为本州刺史,以致功臣任职,牧州领郡者,并带戎资,蔑视文人的风气十分严重。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隋唐时期采取的措施是( ) A.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 B.开设贤良文学为特科 C.以道德、才能评定资品 D.设秀才、进士为常举 10.钱穆先生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记载: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据此反映的制度是 A.科举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军功授爵制 11.关于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有学者这样写道,据统计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各部侍郎、部丞、参议及内阁属员中,出国留过学或出洋考察过宪政等有留洋经历的人,占百分之十四点九,针对中国兴学之初,沿用科举办法,学堂毕业者即授予实官的问题,1911年9月,清政府鉴于“东西各国学堂毕业与入官考试无不判为二事”,“拟自《文官考试任用章程》施行之日起,无论何项学堂考试毕业者,概不给奖实官,其游学毕业生之廷试,明年亦拟不复举行。”该学者的叙述意在说明( ) ①科举将读书与做官结合起来 ②西方文官制度的引入终结了留学毕业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