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文11 项链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3.随文识字学习第一自然段,欣赏美丽的海景。 教学重点: 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1个偏旁;会写“白、的”2个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的项链是什么;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体会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看,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美丽的(引说)项链。你们还见过什么样子的项链?指名学生说。 2.问:你们见过大海的项链吗?(生答:没有。) 过渡:大海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11 项链》,谁来读?指名读。齐读课题:《11 项链》。 二、初读课文,集中识字 1.让我们到课文中找一找小朋友在海边看到的项链吧!请小朋友们捧起书,听老师朗读课文。(师读课文,学生听。) 2.反馈、交流:课文中有几串项链?一串挂在——— 板书“小娃娃”(读一读,读出可爱的感觉,娃娃很可爱,前面还有个“小”更加讨人喜欢) 还有一串挂在——— 板书“大海” 3.小娃娃的项链是什么样的? 大海的项链呢——— 4.根据回答出示卡片“彩色的项链”和“金色的项链”,这两个词语中都有“的”,这个字读起来又轻又短,谁来读一读——— 三、整体感知,了解大意 1.词语读得真美,让我们把词儿送进课文里,自己读一读吧。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会读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数一数有几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2.小结:两个自然段,第一段有三个句号,所以有三句话。 3.我请三位同学来读第一小节,每人读一句,其他同学仔细听,稍后再点评。 “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后半句有点长,听老师读一读,自己试试,谁来读?“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四、随文识字,体会情趣 1.教学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 ①同学们,你们去过海边吗?谁能和我们说说大海是什么样子?指名说。还有的同学没见过,我们一起去看一看!(播放视频) ②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谁来读?指名读:大海,蓝蓝的,又宽又远。“蓝”这个字,你们猜它和什么有关?(生答:和植物有关。)古人从“蓝草”中提取蓝色染料,所以“蓝”是草字头。大海的蓝,一个蓝已经不够了,而要两个蓝,谁能读出海水很蓝很蓝的感觉呢?指名读。点评:海水真美。 ③大海有多宽,又有多远呢?咱们伸出手来比划比划,感受一下大海有多大。过渡:是啊,大海无边无际,看不到头,真是“又宽又远”。 ④宽和远也是大海的两个特点,是哪个字把这两个特点连起来说的呀?(出示:又)指名读、齐读。 2.教学第一自然段,第二句话。 ①第一句话写了大海的样子,你知道这句在说什么吗?谁来读?指读。在说什么?指名答(在说沙滩)。 ②出图:沙滩上的沙子———黄黄的。沙滩都望不到边,又长———又软,你想在软软的沙滩上玩什么啊?(出图),同学们玩得真高兴!谁带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点评:你玩的真尽兴!我们一起读。 3.教学第一自然段,第三句话。 ①(贴图:浪花)看,谁来了!齐读“雪白雪白的浪花”。浪花在哗哗地笑呢!(出示:哗哗地笑着)指读。 ②学习“笑”,竹字头像———眼睛,下面的“夭”像———嘴巴,这个字是———笑。 ③学习“着”,“着”字里也藏了眼睛,就是———目!一起读:哗哗地笑着。浪花真忙着在大海里赛跑呢! ④你瞧,他们,读———涌向沙滩,来追沙滩上的小朋友啦!你们遇到浪花会怎么办呢?指名说(我会追着浪花跑。/我会跑远。) ⑤浪花来得快走得也快,不过可爱的浪花悄悄给你们留下了礼物呢!指名读:悄悄撒下小小的海螺和贝壳。 出示实物和图片,仔细看看这个字,再看看贝壳的样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