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71033

【新课标】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捉迷藏》教案+课件+素材

日期:2024-12-23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20次 大小:316830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新课标,人音版,三年级,上册,1课,捉迷藏
    (课件网) 第1课 童年 目录 本课目标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课堂展示 课堂拓展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唱歌曲培养学生欣赏音乐、感受音乐的兴趣和能力,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动力,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 (一)审美感知 通过欣赏作品感受乐曲开心、活泼的音乐情绪 (二)艺术表现 能用声音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并进行表演。 (三)创意实践 能用肢体语言或者器乐进行简单的表演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什么游戏 新知导入 小时候我们经常玩捉迷藏,捉迷藏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新知导入 作品 《捉迷藏》 新知讲解 聆听作品: 1.作品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 2.作品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 新知讲解 通过聆听判断这首作品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新知讲解 《捉迷藏》这首作品是作曲家丁善德1953年所作钢琴组曲《儿童组曲》中的一首。 《儿童组曲》由儿童生活的五组画面构成:郊游、扑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蹈,形象地描绘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禀性和幸福美好的生活。 你们会弹奏钢琴吗? 新知讲解 下面我们通过图片欣赏一下 新知讲解 通过聆听说一说钢琴的音色有什么特点? 新知讲解 钢琴的音色非常清晰明亮,音色非常丰富多彩,可以演奏出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情感。 下面再次聆听作品,判断作品由几个部分组成? 新知讲解 乐曲《捉迷藏》,通过对儿童所喜爱的游戏“捉迷藏”的描绘,塑造了孩子们机智灵活的音乐形象。 乐曲可分为三段。 下面聆听第一段, 1.判断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速度有什么特点? 2,音区有什么特点? 3.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第一段的音乐材料简洁,乐曲的力度时强时弱,乐曲的速度时快时慢,演奏的音区时高时低,好似小朋友们捉迷藏时,时隐时现,躲躲藏藏、追逐、逗趣的情景。 下面边听音乐边打节奏 新知讲解 下面聆听第二段: 1.判断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新知讲解 第二段的音乐舒展,加之调性的变化,描写了孩子们在捉迷藏时摸索、推测,从犹疑到确定的情景. 下面边听音乐边哼唱 新知讲解 下面聆听第三段: 1.判断这段音乐有什么特点 2.表现了怎样的画面? 3.力度有什么变化? 4.这段音乐你熟悉吗? 新知讲解 第三段为再现段,乐曲由弱至强,不断向高音区模进,在热烈欢快的情绪中结束。 下面边听音乐边做声势动作 新知讲解 整体欣赏 课堂展示 下面我们上台表演 第一部分打节奏 第二部分哼唱 第三部分做声势动作 课堂拓展 丁善德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教育家。 江苏昆山人。他早年曾广泛接触民间音乐,1928年入上海音专,先后学习琵琶、钢琴演奏,后师从黄自学习作曲,毕业后从事音乐教育工作。 他的代表作有《新中国交响组曲》、《长征交响曲》、《交响序曲》以及钢琴组曲《儿童组曲》、《新疆舞曲》第一、二号等。 课堂拓展 下面我们欣赏一段视频 课堂拓展 欣赏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课堂总结 《捉迷藏》 钢琴独奏 丁善德 1=A 4/4 三部分 谢谢观看 感谢您观看与支持 攻坚克难赢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童年》第1课时《捉迷藏》 【教材分析】 《捉迷藏》是人音版三年级上册第1课《童年》第1课时欣赏课。钢琴独奏《捉迷藏》这首作品是作曲家丁善德1953年所作钢琴组曲《儿童组曲》中的一首。《儿童组曲》由儿童生活的五组画面构成:郊游、扑蝶、跳绳、捉迷藏、节日舞蹈,形象地描绘出儿童天真活泼的禀性和幸福美好的生活。作者通过标题,用故事情节将乐曲贯穿起来,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给人以完美的艺术感受。在本册教科书中只选用了《捉迷藏》这段音乐。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是自信心建立的重要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