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物理 沪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十一章 机械功与机械能 11.3 如何提高机械效率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随堂练习 课堂小结 新课引入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效率”这个词,利用机械帮助我们完成某项任务,也会涉及效率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机械效率。 新课讲授 什么是有用功与额外功 知识点1 1. 有用功: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功,叫有用功,记作W有用。例如,在使用滑轮组时,提升重物所做的功。 2. 总功:动力对机械做的功,叫总功,记作W总。例如,在使用滑轮组时,绳子自由端拉力所做的功。 3. 额外功 (1)定义:对人们既无利用价值又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记作W额外。 (2)额外功产生的主要原因 ①提升物体时,克服机械自重、容器自重等所做的功。 ②克服机械的摩擦所做的功。 区分有用功、额外功的关键是看做功过程中的目的是什么。同一做功过程,目的不同,功的性质可能不同。 点拨 在提水过程中,对桶做的功是额外功,无价值但不得不做,对水做的功是有用功。 若水桶掉入井中,在捞桶的过程中,对桶做的功是有用功,对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4. 在实际使用机械做功时,总功应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即W总=W有用+W额外。由于存在额外功,即W额外>0,因此,总功必定大于有用功,即W总>W有用。 1. 定义:在物理学中,把有用功W有用与总功W总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2. 公式:如果用 η 表示机械效率,那么η = ×100%,机械效率常用百分率来表示。 3. 对机械效率的理解 (1)由于额外功不可避免,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任何实际机械的机械效率η都小于1。 什么是机械效率 知识点2 (2)根据 η = ×100% 可知,当 W有用 一定时,W额外越大,η 越小;W额外一定时,W有用越大,η 越大。 (3)机械效率的高低并不决定使用机械是省力还是费力,效率高只说明有用功在总功里所占的比例大。省力还是费力是指使用机械时所用动力的大小,机械效率高并不一定省力。 (4)机械效率不是机械的一种固定性能,在完成不同任务的过程中,同一个机械的机械效率可能不同。 使用机械或省力,或省距离,但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使用机械要多做额外功,比直接用手效率更低。 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实验步骤 (1)组装一个如右图所示的滑轮组,并用它来提升重物。 (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钩码的重力 G。安装好滑轮组后,先在细绳与定滑轮相切处用色笔在细绳上做个记号,再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提升2个钩码,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拉力 F。 (3)用刻度尺量出钩码上升的高度 h 以及细绳色点到与定滑轮相切处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细绳自由端通过的距离 s。 (4)用 η =×100% = ×100% 算出滑轮组工作时的机械效率。 (5)改变物重,重复进行实验。 2. 实验结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所提重物有关,使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高。 3. 改变动滑轮的重力,重复上述实验。 4. 实验结论:在提起同样重的物体时,动滑轮越重、摩擦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小。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摩擦、绳重(轮与轴及轮与绳之间) (减小摩擦可以减少额外功,提高机械效率) 如:加强机械运动部位的润滑、采用轻质细绳 物重 (物重增加,机械效率提高) 动滑轮重 (动滑轮重减小,机械效率提高) 机械效率与功率的区别 几种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 知识点3 1.杠杆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2. 滑轮组竖放(不计绳重、摩擦)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3.滑轮组横放(不计绳重) 有用功: 总功: 机械效率: 4.斜面 有用功: 额外功: 总功: 机械效率: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1 D 随堂练习2 省力 70% 随堂练习3 C https://www.21cnjy.com/recr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