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75246

沪粤版物理九年级上册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课件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5次 大小:26520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物理,九年级,上册,14.3,欧姆,律的
  • cover
(课件网) 物理 沪粤版 九年级上册 第十四章 探究欧姆定律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新课引入 新课讲授 课堂小结 随堂练习 新课引入 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那么,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呢? 信息窗 伏安法测电阻 要测定某电阻器的电阻,只要测出电阻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灯泡的电流,即可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计算出待测灯泡的电阻。这种测电阻的方法称为“伏安法”。 新课讲授 知识点 1 实验:测量小灯泡工作时的电阻 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 (1)实验原理: (2)实验电路图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1)依照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使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2)实验时,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从尽可能小的电流逐步调至小灯泡正常发光。用手触摸小灯泡,感受小灯泡的温度变化。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实验数据。 (3)将实验数据填入下表内。 实验序号 电压U/V 电流I/A 电阻R/Ω 1 2 3 4 提 醒 典例 提 醒 滑动变阻器在该实验中的作用 (1)保护电路:如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较小,且待测电阻阻值也很小时,闭合开关后,电路中电流就会很大,这样有可能损坏电流表,故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 (2)进行多次测量: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进行多次测量。 提出问题 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规律 电阻串联或并联后,是否存在某种规律 电阻 长度 横截面积 材料 温度 猜想与假设 电阻串联后,是否可以认为电阻的长度增加了,导致电阻串联后变大 电阻并联后,是否可以认为电阻的横截面积增加了,导致电阻并联后变小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R R R R R R A A B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R A A B R R R R R 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小。 加油站 如果用一个电阻R代替两个串联着的电阻R1、R2 接入电路后,电路的状态不变,即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都与原来的相同,R就叫这两个串联电阻R1、R2的总电阻。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和它的分电阻也存在这种“等效替代”关系。 知识点 二 电阻的串联 由欧姆定律可得 U1=IR1,U2=IR2,U=IR 总 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 U=U1+U2 联立可得R 总=R1+R2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总=R1+R2+…+Rn。 典例 2.串联分压 对以上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有 变形可得 即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电阻大小成正比。 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都大。 4.n 个相同的电阻R 串联,总电阻的阻值等于一个电阻阻值的n倍,即nR。 知识点 三 电阻的并联 由欧姆定律可得 由串联电路电压特点可得 I=I1+I2 联立可得 1.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2.并联分流 对以上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有 变形可得 即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的电流与支路的电阻成反比。 典例 3.电阻并联后总电阻的阻值比任何一个分电阻的阻值小。 4.n 个相同的电阻R 并联,总电阻的阻值等于一个电阻阻值的n 分之一,即 。 5.R1、R2 两个电阻并联时的总电阻 ,谐音记忆“鸡(积)在河(和)上飞”。 课堂小结 欧姆定律的应用 电阻的串联 电阻的并联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R总=R1+R2+…+Rn 串联分压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并联分流 伏安法测电阻测小灯泡电阻 随堂练习1 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 0.6 0.22 5 错误 若是小灯泡灯丝断了,那么电压表将串联在电路中,此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的示数接近0,根据表中数据可知,第5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