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75867

【核心素养】统编版(五四制)12雪地里的小画家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1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339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课时,第二,画家,地里,核心,五四
  • cover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二课时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语言运用: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课文中的词汇和句式,通过背诵和仿写,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思维发展:通过提问、讨论和仿写活动,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想象力和创造力。 3.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欣赏小动物脚印的自然美,通过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创造能力。 4.文化自信:通过课文学习,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培养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用、几”两个字的书写及横折弯钩的笔画;能够熟练背诵课文,并提取关键信息。 【难点】通过仿写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表达能力;理解并尊重动物冬眠的自然现象,增强文化自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教师活动: “同学们,欢迎回到我们的雪地探险课堂!还记得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小画家吗?他们是怎么在雪地上作画的呢?现在,我们要一起通过几个小游戏来复习一下。” 展示课件,启动“字词魔法屋”游戏,邀请学生上台抽取生字卡片并大声朗读,教师及时纠正发音。 接着进行“脚印连连看”游戏,引导学生将小动物与它们的“画作”正确连线,并简要说明为什么这样连。 学生活动: 积极参与游戏,大声朗读生字卡片,享受复习的乐趣。 认真观察图片,将小动物与脚印准确连线,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原因。 二、深入品读,理解感悟 第4句品读: 教师活动: “同学们,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就能在雪地上画出这么美丽的画,你们觉得神奇吗?那么,他们到底是用什么画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对,就是他们的脚印!现在,谁能用我们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这个问题呢?”鼓励学生尝试用“不用……不用……几步就……”的句式表达。 学生活动: 认真思考,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尝试用课文中的句式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在教师的引导下,感受小动物们作画的自然与神奇。 第5、6句品读: 教师活动: “咦,青蛙怎么没来参加这次雪地作画大赛呢?它是不是偷懒了?”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其实,青蛙正在做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冬眠。有谁知道冬眠是怎么回事吗?”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对冬眠的了解。 补充冬眠知识,强调这是动物为了生存而适应自然环境的一种方式,值得我们尊重和保护。 学生活动: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分享自己对冬眠的已有认知或猜测。 认真倾听教师的补充讲解,对冬眠现象有更深入的理解。 三、拓展仿写,创造表达 教师活动: “同学们,除了我们课文中提到的小画家,还有很多动物也有自己独特的脚印和‘画作’。现在,让我们发挥想象力,也来当一回小诗人或小说家吧!” 展示一些其他动物的脚印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想象它们在雪地上的画作。 提供仿写模板或句式结构,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学生活动: 认真观察图片,发挥想象力,构思自己的创作内容。 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用生动的语言和准确的句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小组内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相互学习和鼓励。 四、书写指导,培养习惯 (此部分师生互动可参考前文,但可更加细致化,如教师边示范边讲解每个笔画的起笔、运笔、收笔过程,学生则跟着教师的节奏书空练习。) 五、总结提升,文化自信 教师活动: “今天,我们不仅复习了旧知,还通过仿写活动展现了大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尊重自然规律,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汉字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生活动: 认真倾听教师的总结发言,回顾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成长。 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对自然、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