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学游戏》单元 第1课时《在校园里找一找———发现数学》 【教学目标】 1.在校园环境中识别和使用基本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大小等,并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培养观察力、记忆力、逻辑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身边的现象,生活中的工具。 4.通过实践活动,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运用数学语言。 【教学重难点】 1.在校园环境中识别和使用基本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大小等,并理解这些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认识到数学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身边的现象,生活中的工具。 【教学准备】 一些学习卡片,包括: 数字卡片:较多的1至5的卡片,以及部分0和9卡片(应对可能出现的更大数字)。 形状卡片:包括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基本几何形状(充分考虑可能在校园中出现的其他形状)。 楼层卡片:1至4的楼层卡片,以及额外的楼层标识(注意楼层有起算层怎么界定的问题)。 校园地图或照片:标注国旗、教室窗户、教学楼等地点,以及重要的校园地标,例如校园雕塑等。 计时器:用于控制活动时间,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奖励贴纸或小礼物:作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的奖励。 【教学流程】 一、活动导入(教室内)(约3分钟) 课件:展示校园图片或实地观察,引导学生注意校园中的数学元素。 导入:“同学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今天我们先来熟悉和认识一下我们的校园吧?“” “大家看一看,我们的校园里都有什么?你们能从这些图片中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自由发言。 二、寻找校园中的数与形(校园内)(约30分钟) 1.学生分组,每组分发数字卡片和校园地图。 师:“现在我们分组在校园里找一找,看看你找到的事物分别有多少。” 生:分组找,找完按小组进行汇报讨论。(注意:校园活动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预设:学生可能对数字的大小或数量感到困惑,尤其是有的事物可能抽象得到不同的数字,例如“1堆树叶”“5片树叶”。 教学对策:可以提前示范如何数数,强调数字的顺序性,但接受孩子不同的发展水平。 2.学生分组,每组分发形状卡片。 师:“刚才我们在校园里找了物品的数量,下面我们来看看我们校园了藏着哪些形状呢?” 生:分组找,汇报讨论。 师:“大家可不可以给你找到的这些形状分分类啊?你是按什么来分的呢?” 生:讨论回答。 预设:学生可能对某些形状的名称不熟悉。 教学对策:教师可以准备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将形状名称与实际物体联系起来。并可以鼓励孩子们通过同伴交流,互相补充形状名称。 3.学生根据抽签得到的楼层卡片,找到教学楼的相应楼层。(注意保证学生安全)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校园里找到了很多很多的数学信息,大家表现的非常棒。” “下面我们到我们的教学楼里看一看吧!” 让学生抽签,分组找到对应的楼层。 “大家都找到了自己抽到的楼层,都很棒。” “我们是一年级x班的小学生,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我们的教室在几楼吧?” 老师带领学生集体找到自己的教室,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补充上下楼梯的安全规则。 预设:学生可能对楼层概念理解不足。 教学对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楼梯或观察楼层标识来理解楼层概念。 三、讨论交流,做个校园数学小侦探(教室内,5分钟) 回到教室,分享发现和解答。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熟悉了我们的校园和教学楼,现在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今天都有哪些发现吧?” “看哪位同学发现的最多,哪位同学就是我们的数学小侦探。” 让学生自主回答。 教师可以补充问题,如“教学楼一共有几层?”“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