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1章 第2章 第3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的本质 抽象的因子 具体的单位 “我们仍然很难放弃这个可爱的假设:就是基因之所以稳定,是因为它代表着一个有机的化学实体。” ———摩尔根《基因论》 复习导入 问题探讨 20世纪中叶,科学家发现染色体主要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在这两种物质中,究竟哪一种是遗传物质呢?这个问题曾引起生物学界激烈的争论。 1.你认为遗传物质可能具有什么特点? 遗传物质应能够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可以准确地复制,并传递给下一代,结构比较稳定等等。 2.你认为证明某一种物质是遗传物质的可行方法有哪些 例如,将待定的遗传物质转移给其他生物,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等等。 DNA 蛋白质 染色质 染色体 20世纪20年代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各种氨基酸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排列,形成不同的蛋白质。 (2)氨基酸的多种多样的排列顺序,可能蕴含着遗传信息。 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 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 20世纪30年代 (1)DNA 是由许多脱氧核苷酸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 (2)脱氧核苷酸有4种,每种有一个特定的碱基。但人们对 DNA 的结构尚无清晰了解。 蛋白质是遗传物质的观点占主导地位 1928年,英国的格里菲思用一种细菌———肺炎链球菌感染小鼠实验。 多糖类荚膜 S型细菌 R型细菌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S型细菌 R型细菌 光滑 粗糙 有多糖类的荚膜 无多糖类的荚膜 有毒性,可致死 无毒性 形态 结构 毒性 多糖类荚膜 菌落表面 肺炎链球菌类型 (使人患肺炎,使老鼠患败血症)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1.将R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2.将S型活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患败血症死亡。 3.将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射到小鼠体内,不死亡。 4.将R型活细菌与加热杀死后的S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 小鼠体内,小鼠患败血症死亡。 实验过程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第一组: R型活细菌+小鼠 小鼠不死亡 第二组: S型活细菌+小鼠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S型活细菌 第三组: 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小鼠 小鼠不死亡 R型活细菌是无毒的。 S型活细菌是有毒的 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第四组: R型活细菌+加热后杀 死的S型细菌+小鼠 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分离出R型活细菌、S型活细菌 无毒性的R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 型活细菌,而且这种性状 (是/否)可以遗传的。 有毒性的S 是 实验过程 格里菲思推论: 加热后杀死的S型细菌 某一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R型活细菌 S型活细菌 转化 格里菲思的体内转化实验 在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哪些物质? 但究竟哪一个才是转化因子呢? 多糖 脂类 蛋白质 RNA DNA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 对S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提纯和鉴定 获得S型细菌的DNA、荚膜多糖、蛋白质等物质 哪种物质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则该物质就是转化因子 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培养 艾弗里的研究思路: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第一组: 实验结果: 培养基上出现了两种菌落,一种表面光滑S型细菌、一种表面粗糙R型细菌。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结果: 其它组别: 培养基上只出现一种表面粗糙的菌落R型细菌。 实验初步结论: DNA是“转化因子”,蛋白质不是。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结果: 进一步验证: 培养基上只出现一种表面粗糙的菌落R型细菌。 实验结论: DNA才是使R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即DNA才是“转化因子”,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 1.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的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 实现转化时遗传物质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