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八年级下册 人民教育-出卷网- 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一、杠杆 【教学设计思路】 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标准是“知道简单机械。通过实验,探究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教材编排了两个活动:通过视频“古代投石机”、“开汽水瓶”、“提沙桶”活动,构建 “杠杆”模型;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探究,学生知道省力、费力、等臂等不同类型的杠杆及其特征,能从身边的物品中抽象出理想的杠杆模型———硬棒,并能指出它们的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从而分辩其类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杠杆 的探究,让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的兴趣,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科学人文教育。 【教学重点】 什么是杠杆、杠杆的平衡条件 【教学难点】 认识“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教学资源】 1.演示器材:自制撬棒、物理支架、沙桶、自制开瓶器、修剪树枝的剪刀、树枝、演示用弹簧测力计、钩码(每个200g)、电子拉力计、学生分组实验器材一套 2.分组器材:木板、图钉、螺丝刀、老虎钳、羊角锤、铁架台、带刻度的直杠杆、钩码(每个50g)、弹簧测力计、自制Z性杠杆、刻度尺 3.其他资源:授课ppt、学习活动导学案 【教学过程】 引入: 1.播放古代投石机,请一位学生上讲台,画出投石机简笔画,建立杠杆模型。 2.作为奖励,给这位同学一瓶汽水和纸质开瓶器,让其打开喝,建立杠杆是一根硬棒。 开放问题,那位同学能用手边的工具帮这位同学打开汽水瓶(分享的方法不能相同,引出更多的杠杆。 3.墙边那根棒是杠杆吗?怎样把它变成杠杆你?学生组装,进行下面活动。 学生演示———撬棒提沙(如图2所示) 请你(女同学)提起这桶沙(很难)。 ( 图2 )给你一根硬棒,有办法提起这桶沙吗?(将一个点固定,很轻松地将沙桶提起) 再请一个男同学,使用撬棒提沙。(改变固定点,很难提起沙桶) 看来如何使用杠杆,影响因素有两个———力和距离,今天我们就来探索有关这类机械的学问。 一、建立杠杆模型 1.学生演示———起瓶盖(如图3所示) 起瓶盖,徒手起、一把纸开瓶器刀、一把铁质开瓶器,选择哪一把?为什么?(硬棒) ( 图3 )生活中类似的工具还有很多,下面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工具,把钉入木板的图钉拔出来。 2.学生实验———拔图钉 展示:你是怎样拔出图钉的?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哪一种方法更省力? 追问:这些工具在工作时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绕固定点转动) 定义:在物理学中,将在力的作用下可绕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称为杠杆。 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探究准备 以引入活动中的撬棒提沙(图2)为例,介绍如下要素: 支点O: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动力F1:使杠杆转动的力 阻力F2:阻碍杠杆转动的力 信息快递:杠杆静止或匀速转动,我们就说此时杠杆处于平衡状态。 2.初探:影响动力大小的因素 在撬棒提沙的体验中,女同学轻松将沙提起,男同学却没能成功;在拔图钉的活动中,同学们使用不同工具,所用的动力各不相同。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决定了杠杆平衡时所需动力的大小? 猜想:阻力、“动力的距离”、“阻力的距离”(先对“距离”做模糊处理) 设计并进行实验:(1)安装好杠杆,调节平衡螺母,使之在水平位置平衡; F1/N l1/cm F2/N l2/cm ( 图4 )(2)左边挂一定数量的钩码,右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住杠杆,记录动力F1、阻力F2、距离l1、距离l2; (3)①保持距离l1、l2不变,改变F2,弹簧测力计示数F1如何变化? ②保持F2、l2不变,改变l1,弹簧测力计示数F1如何变化? ③保持l1、F2不变,改变l2,弹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