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敢叫日月换新天 01 第一阶段:背景梳理 一、学习任务 1. 通读第一单元课文和背景材料,判断每篇课文所描写的历史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深入了解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开国大典、社会主义建设、香港回归等历史事件的时代背景和意义;了解中国近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未来一百年的发展规划和前景,关注国家在发展中的机遇、挑战和治国方略,明确自己的责任与担当。 2. 大致了解课文内容,识别第一单元 5 篇课文的文体,概括总结开幕词、回忆录、新闻(消息和通讯)这几种文体的特点。 学习任务单一 板块名称 课文题目 反映的 历史时期 课文的 文体 该文体的语 言特点(至 少 3 条) 背景材料 标题 战争岁月 《长征胜利万岁》 《大战中的插曲》 长征 百团大战 回忆录 建国大业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新中国成立 开幕词 艰苦奋斗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通讯 回归祖国 《别了,不列颠尼亚》 改革开放新时期 消息 展望未来 《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通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牺牲了营以上干部430余人,击溃国民党军队数百个团,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两万五千里。 长征 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 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本文就是长征的重要参与者杨成武将军对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吴起镇后发生的一些事情的回忆,记录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 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中国抗日战争大辞典》 井陉煤矿破袭战:井陉煤矿是日本掠夺我国煤炭资源的最大阵地,当时的井陉煤矿是我国三大煤矿之一,而且战略位置极其重要,矿区有铁路直通正太铁路,往东可迅速出击石家庄,往西据守娘子关天险,最重要的是源源不断为日寇提供燃料。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正式开战,井陉煤矿成为八路军首要攻占目标。在各部队的密切配合和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下,八路军解放了3000矿工,还彻底毁灭了井陉煤矿,即使日军运来全部设备重新安装开工,恢复生产至少半年,这对物资本已十分紧张的日军是个极大打击,起到了釜底抽薪作用,被华北日军形容为“挖心之战”。 了解背景 1949年,解放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 中国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中国人民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 黑暗的旧中国从此一去不复返了,亿万劳苦大众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为筹建新中国,组建新的中央政府,毛泽东提议召开一次开国盛会,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 了解背景 会议内容主要有两项,一是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当时该 《纲领》具有临时宪法作用;二是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此外,大会还确定了国旗、国歌和首都,国家采用公元纪年。 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56人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委员, 周恩来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