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84291

【核心素养】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日期:2025-05-22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3次 大小:329996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素养,课题,分子,原子,1课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教材分析 分子和原子是初中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小粒子,本节课,学生将从认识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开始认识微观世界,是化学学习由形象到抽象,从宏观转向微观的开始。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学生了解微观世界,形成微观想象能力至关重要,是继续探索物质结构奥秘,理解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切化学反应实质的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探究实验,探索分子原子的有关性质。科学思维: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和现象,在观察中获取信息,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探究微观世界的奥秘。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保持和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重点 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探究微观粒子的基本特征;会用分子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你能解释这些生活中的现象吗?1.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2.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3.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4.湿衣服为什么会变干? 看图片思考讨论 通过学生的认知引入新课,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就在身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看到酒精分子,银原子说明分子原子的真实存在。 观看图片 认识分子原子 二、分子质量小体积小分子是大还是小?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结论(2):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思考回答 从宏观认识微观 三、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提出问题:在静止的水中品红为什么会扩散呢?2.在热水中品红扩散快,为什么?结论(1):分子在不停的运动。实验探究 :步骤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步骤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步骤3:领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的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实验改进】优点:①整个反应控制在一个密闭试管中进行,没有氨气外逸,安全环保。②实验只需要很少量的药品,符合节约药品的原则。③实验操作简单,时间短,现象明显。思考与讨论:为什么温度升高示数上升?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水却有了甜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填写问题,进一步证明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三、分子之间有间隔【实验探究】: 100 ml水与100 ml酒精混合,观察液体体积变化情况。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塞向外拉,分别吸入20ml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结论(3):分子之间有间隔。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但是分子本身的大小是不改变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思考讨论:为什么气体能够压入轮胎中?为什么检查装置气密性导管口会有气泡冒出?为什么变瘪乒乓球能复原?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间的间隔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 学生实验并观察现象填写问题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学习如何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实验技能和探究能力。 课堂练习 1.对下列教材图片的认识错误的是( )A.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B.晶体硅是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