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88110

花城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感知音乐中的速度一新春乐 教案

日期:2025-04-3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19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音乐,花城,二年级,下册,6课,感知
  • cover
《新春乐》经典教案   教学内容:   欣赏《新春乐》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曲《新春乐》,感受乐曲那明朗、朴素的民间音调和它所描绘的人们在欢度新春佳节时那种欢欣、喜悦的情趣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观察世界的能力   3、了解与音乐有关的民俗文化   教学难点:   了解中外各地新年音乐和文化背景。   教学重点:   1、简要介绍西方关于“春”和“年”的不同理解和庆祝形式   2、引导听赏感受乐曲表现的音乐形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新春乐》   1、初听全曲,介绍回旋曲式特点。   2、欣赏《新春乐》,边听师边讲解。   (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教师请学生谈谈聆听候的感受,乐曲是什么情绪,有什么联想等。   (2)再次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欢快的情绪。   (3)第三次完整聆听乐曲,乐曲的情绪有无变化、对比?   (4)分段聆听   二、讲解歌曲:   乐曲以江南音乐为素材,运用小提琴的各种演奏技法,把人们欢度新春佳节时的喜庆情趣表达得淋漓酣畅。   全曲分四部分:   1、小提琴以灵巧的跳弓等技巧,奏出了欢快活泼的主题。继而采取变奏、摸进、转调等手法加以发展,尽情展现人们过节时的欢快心情。   2、通过转调进入抒情乐段,旋律如歌,柔美动听。节奏舒缓开阔,宛如人们在歌唱春天的到来。   3、再现第一段主题。最后小提琴以长颤音和碎弓等技巧将乐曲推向高潮而终止。   三、介绍作者   茅沅,北京人,195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自幼喜爱音乐,1951年起从事音乐工作,成名作是与刘铁山合作的《瑶族舞曲》(1952年首演)。其代表作品还有歌剧《刘胡兰》(与陈紫等合作)、《南海长城》、《王昭君》等,舞剧《宁死不屈》、《敦煌的故事》,小提琴曲《新春乐》。 森吉德玛 起,后来森吉德玛不幸死去,这个青年为了纪念她,就写下了《森吉德玛》这首歌曲。想不想一起来听听看这首歌曲? 三、新歌教学 1、请同学们仔细听歌曲,这首歌曲的情绪怎样? (歌曲的曲调线条起伏很大,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柔婉。故事虽然忧伤,但这一段是以小伙子的口吻赞美姑娘的美丽,要表达出一种愉快的情绪,同时也唱出了蒙古族人民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心情。) 2、复听。这首歌曲有几个乐句组成?每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歌曲有三个乐句组成。第一句唱出了姑娘纯洁,第二句唱出了姑娘的美丽,第三句唱出了对姑娘的思念。) 3、分析歌曲的节奏,什么节奏特别多?(附点节奏)像什么? 4、分析歌曲乐谱,歌曲有几个音符组成?(123567) 师:在我国的民族音乐中经常只使用12356五个音,我们把它称为民族五声调式,这首歌曲虽然出现了一个7音,但只是偶然出现的经过音,所以这首歌曲还是属于五声调式。 5、分句学唱歌谱,教师分句示范唱. 第一句:几个音组成?注意旋律的六度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注意附点节奏的把握。 第二句:多了一个什么音?节奏有什么变化?注意连续附点节奏的唱法。 第三句:还是五个音,重点练习切分节奏, 完整连唱三个乐句。指出不足,改正。再唱。 5、学唱歌词 a、学生尝试填入歌词,轻声跟琴哼唱。 b、让学生指出难唱的地方,分别练习。第二句的连线和渐强记号的演唱,还有二个换气记号的处理,第三句的切分节奏的演唱) c、再次跟琴练习唱,声音要统一。 d、处理情绪(学生分析三个乐句的强弱处理。一二乐句用中强的力度,愉快的情绪,第三句用思念的情绪,渐弱。) e、跟伴奏音乐有感情的演唱。 四、歌曲的表现 1、师:蒙古族人民歌唱的时候都喜欢用优美的身体动作来伴奏,下面我们也来用一些简单的声势动作为这首歌曲伴奏。 2、出示节奏谱,帮助学生看懂节奏谱。(边哼唱边练习) 3、听范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