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89678

人教版六上7.3《节约用水》(课件+教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日期:2025-05-04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63次 大小:52360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课件,教学设计,整体,单元,教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扇形统计图》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扇形统计图》单元是统计与概率领域第三学段“数据的收集、整理与表达”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指出:“根据实际问题需要,经历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的过程,能合理述说数据分析的结论。认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呈现相关数据,解释所表达的意义。能从各种媒体中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读懂其中的简单统计图表。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百分数的意义,能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感受百分数的统计意义。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应用统计图表或百分数,形成数据意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能根据问题的需要,从报纸、杂志、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上获取数据,或者通过其他合适的方式获取数据,能把数据整理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功能,会解释统计图表达的意义,能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能在真实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统计意义,解决与百分数有关的简单问题。能在认识及应用统计图表和百分数的过程中,形成数据意识,发展应用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即认识扇形统计图和统计图的选择。例1主要是认识扇形统计图,教材创设了学生在校园里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情境,并计算喜欢每种运动的人数各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然后以百分数引出扇形统计图,让学生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会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必要的信息。例2主要是让学生根据不同的统计目的选择不同统计图,从整体上认识三种统计图各自的特点和作用,理解这三种统计图在使用上各有什么优越性和局限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课后还安排了实践活动,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计算平均每个水龙头一天、一年的漏水量,使学生认识到节约用水的必要性。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统计知识,如:能够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能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分析数据等。此外,学生在前一单元还学习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认识了扇形,这些都为学习本单元的知识做好了知识上的储备。 二、单元目标拟定 1.通过实例,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能读懂扇形统计图,从中获取必要的信息。 2.知道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利用测量、计算等策略,通过计算水龙头单位时间的漏水体积,让学生感受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并能从统计图中读出必要的信息。 2.能根据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能测算水龙头单位时间漏水量。 (二)教学难点 1.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2.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运用所测量的数据,联系实际生活进行应用。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进一步认识到数据中蕴涵着信息,发展数据分析观念。在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认识数学的价值,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勇于质疑、言必有据等良好品质。”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本单元教科书编写的基本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com 1.在认识扇形统计图时,教材在编排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认识扇形统计图,理解扇形统计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2.借助同一题材中三组不同形式的数据,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理解条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