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93032

14.3 课时1 伏安法测电阻 课件 (共18张PPT) 2024~2025学年物理沪粤版九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46次 大小:524482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14.3,2024,九年级,物理,学年,2025
  • cover
(课件网) 14.3 欧姆定律的应用 课时1 伏安法测电阻 学习目标 1.掌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方法,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通过实验探究小灯泡电阻不断变化的原因。 电阻器(电阻)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在科技产品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手机、电视机、电脑等都要用到电阻器)。 新课导入 I U 电压表 R 电流表 I = U R R = U I 你如何测得该未知电阻的阻值R? 实验目的 用电压表、电流表间接测电阻 实验原理 R = U I 实验器材 A V R R' S A V R R' S 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及通过的电流大小。 怎样得到比较 准确的数据? 新知学习 伏安法测定值电阻 一 A V R R' S 电路图 实物图 实验步骤 (1)调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到 ;按电路图连接实物,注意此时开关应 ,调节滑动变阻器到 ,目的是 ;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适当位置,分别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I、电压表的示数 U,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公式 计算出R的值,并记录在表格中。 (4)重复以上两个步骤再测几组数据,计算R的平均值,目的是 。 零刻度线 断开 阻值最大处 保护电路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R= U I 实验视频 1.小英按图甲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A,电阻R的阻值为 Ω。 0.4 5 练一练 1.将上述实验中的定值电阻换成小灯泡,用同样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2.多测几组数据,根据实验数据分别计算出小灯泡的电阻。 3.比较计算出的几个数值,看看每次算出的电阻的大小相同吗?有什么变化规律吗? 4.如果出现的情况和测量定值电阻时不同,你如何解释?与同学交流一下。 想想做做 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二 实验时,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电路中的电流,从尽可能小的电流逐步调至小灯泡正常发光。用手触摸小灯泡,感受小灯泡的温度变化。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并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实验序号 U/V I/A R/Ω 灯泡亮度 1 不亮 2 灯丝暗红 3 微弱发光 4 正常发光 请你分析不同发光情况下的灯泡电阻值,并回答下列问题。 (1) 小灯泡由不亮逐渐变为正常发光,灯泡灯丝的温度是否在变化 小灯泡由不亮到正常发亮,灯丝的温度逐渐升高。 (2) 小灯泡灯丝的电阻跟灯丝的温度高低有什么关系 随着灯丝温度升高,其电阻值逐渐变大。 不正确,小灯泡的电阻值在不同温度下是不同的。 (3) 有同学将记录表中四次测得的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你认为这样做正确吗 为什么 比较灯泡在较低电压下和较高电压下测得电阻值有何区别? 能否将3次电阻的平均值作为小灯泡的电阻?为什么? 交流讨论 较低电压下电阻较小,较高电压下电阻较大。 不能,因为灯丝发光时温度升高,使得电阻相差较大,每次测得的数值是灯丝在不同温度下的电阻值,所以不能取平均值。 2.在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两位同学分别选用定值电阻和小灯泡为测量对象,在处理实验数据时,画出它们的U-I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则对于图象的分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D A.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 Ω B.由甲图可知,定值电阻它不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导体中的电流改变而改变 C.由乙图可知,小灯泡的电阻跟灯丝的温度有关 D.为了减小误差,应该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测定小灯泡的电阻 练一练 一、伏安法测定值电阻 1、结论: 2、滑动变阻器作用: 3、多次测量的目的: 二、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 1、结论: 2、滑动变阻器作用: 3、多次测量的目的: 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护电路。 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改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