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寻秋意,彩墨绘情思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并欣赏《秋词》《观沧海》《天净沙 ·秋思》三首古诗的意境和 情感。 2.通过颜色解读和配图辅助,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想象力。 3.让学生感受诗人对秋天不同的描绘和情感寄托,体会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三首诗的诗意,分析诗人通过秋景所表达的情感。 2.掌握颜色在诗歌中的象征意义和表达效果。 难点: 1.比较三首诗在题材、风格、情感等方面的异同。 2.引导学生运用颜色和配图来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同学们,你喜欢春天还是秋天,为什么 让我们来看看诗人刘禹锡是怎么回 答的。(引入刘禹锡《秋词》做楔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在刘禹锡看来,秋天胜过春天,因为秋天有“晴空一鹤排云上”的明丽景色。 秋天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季节,无数诗人用他们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情 感。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品读三首描绘秋景的古诗:《秋词》、《观沧海》、 《天净沙 ·秋思》,去感受诗人笔下秋天的不同韵味。 二、朗读三首诗歌,感受秋之景韵。 1.分组朗读诗歌,感受诗三首诗歌营造的气氛与意境。 2.写景之诗,诗中有画,请同学们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语句为诗歌配图,并说 明理由。给学生提供六幅图片,请学生比对说出理由即可: 3.解读诗歌,领略秋之色彩。 (1)朗读《秋词》,提问: 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秋景 (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找出关键词,如晴空”“排云” 等) 讨论:诗人眼中的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可能会回答蓝色、金色等,因 为晴空湛蓝,白云洁白,充满了明亮和活力) 链接材料:中国传统悲秋情结。 中国古代悲秋主题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宋玉,他在《楚辞 ·九辩》中 首次明确表达了悲秋的情感。宋玉在《楚辞 ·九辩》中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 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被视为悲秋主题的起点,这句话直接表达了对秋天萧瑟 景象的感伤,从此秋也成了心上之秋———愁”。 悲秋主题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它不仅反映了文 人的情感世界,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 总 结 :刘禹锡笔下的秋天是明朗、积极的,他一洗悲秋的感伤基调,用独特 的视角打破了人们对秋天的悲秋传统,展现出秋天的豪迈与壮阔。 (2)朗读《天净沙 ·秋思》, 描述: 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这首小令中的秋景。(枯藤、老树、昏鸦等) 分析:此曲中的秋天是何种色彩 (可能是黄色、褐色等,体现出秋天的萧 瑟和凄凉) 归纳:马致远以景托情,通过一系列凄凉的景象,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秋天在他笔下是孤独、忧伤的。 (3)朗读《观沧海》,思考: 诗中描绘了哪些秋天的景象 (如秋风、洪波等) 探究:这首诗的色彩基调是什么 (可能是深蓝色、灰色等,表现出大海的 深邃和广阔) 点拨:曹操的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壮志豪情,秋天的大 海在他眼中是雄浑、磅礴的。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胸襟融汇到了诗歌里。 三、赏读诗歌,感受蓬勃的诗情: 1.同是秋天,诗人的捕捉的景物,表达的情感为何如此不同呢 知人论世 (一)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逐渐统一北方,但东北方的乌桓等少数 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建安十二年,曹操毅然北征乌桓,并取得胜利,巩固了后方, 为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奠定了基础。归途中,他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 过的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二)曹操率大军北征乌桓,途中遭遇连日的阴雨连绵加上洪水频发,道路 泥泞,根本无法行军,将士疲惫不堪。后来一个叫田畴的人献计走一条荒弃的小 路。当时天寒地冻,荒无人烟,曹军连续行军二百里不见滴水,军粮也所剩无几, 曹操“杀马数千匹以为粮,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