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0993307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2课《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1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27次 大小:8506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八年级,下册,22课,大道之行也
  • cover
《大道之行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对话古今,描大同社会之全貌。 2.圣人开讲,承儒家先贤之情怀。 3.穿越时空,树天下为公之责任。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对话古今,理解儒家“大同”社会的内涵。 教学难点: 体察大同社会背后的儒家情怀,践行大同社会的吾辈之志。 教学过程 情境设置 央视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以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在历史长河中源起,流转的 故事,实现“现代读书人”与“古代读书人”跨越千年时空的“古今对话”。节目组下一期想 把《礼记》的故事演绎在舞台上,现特向广大读书人征集具体篇目的创作策划。 同学们,我们正是千年后的读书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礼记》大道之行篇,解读 经典,为节目组提供一些想法吧! 围读文本,确定剧本内容 首先,我们要做好节目策划的前期准备,参与典读会,识读经典,确定文本内容。 屏显:《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 ·礼运》。《礼记》,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 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又名《小戴礼记》。礼运,《礼记》篇名,大 约是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本文是《礼记 ·礼运》开头部分的 一段话。 同学们可以按下暂停键,诵读文章,注意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并借助课下注释,疏通 文意。老师已经在预学单上为同学们做好准备。 (一)读出停顿 ① 领起字词后要有停顿,如“故/人/不独亲其亲”“使/老有所终”“是故/谋闭而不兴”“ 故/外户而不闭”。 ② 主谓之间要有停顿,如“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货/恶其弃于地也”“力/恶其不 出于身也”等。 (二)明确字音字义 (三)古今意义的区别和联系 古义(句中义) 今义(现代汉语常用义) 不独子其子 指子女 专 指 “ 儿 子 ” 男有分,女有归 女子出嫁 返回;归还 货恶其弃于地也 财物 货物,商品 盗窃乱贼而不作 伤害 偷东西的人 【第一幕】对话古今———体悟大同社会 1.围绕课文内容,设计对话,对典籍里蕴含的思想精华进行解读。 2.设计好后,可一生模拟当代读书人,一生扮演夫子,穿越古今,与古代圣贤对话。 【设计意图】该任务主要通过对话古今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大同”社会的内涵, 了解时代背景。 【第一幕】对话古今 时间:春秋末 期人物:孔夫 子 当代读书人 ①当代读书人:夫子,晚辈来自两千多年后,读过您的《大道之行也》, 对您心中的大同社会也有所了解。 夫子:哦 那《大道之行也》所描绘的大同社会,有什么吸引你的地 方吗 当代读书人:吸引我的地方可多了!在这个大同社会中,每个人都能 推己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全社会亲如一家。所有的 社会成员无论老少,不论壮弱,都能各有所养、各尽其职,正所谓“黄 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男有分,女有归”,大家都有稳定的职业 、和乐的家庭;人人都珍惜劳动成果,为公众之事竭尽全力。这样 幸福和谐有保障的生活令我心生向往。 ②当代读书人:夫子,虽然对您所说的理想社会已有所了解,但晚辈 还有一事不明。 夫子:请讲。 当代读书人:要想实现这样的一个“大同”社会,最关键的是什么 夫子:大道施行,天下为公!只有树公心,去私心,才能“选贤与能”, 由社会成员选举出管理者,而不是私传子孙;才能做到把奉养父母、 抚育儿女的心意扩大到其他人身上,而不是只关注自己的小家;才能 达到货尽其用、人尽其力的境界,一切行为皆出于公心,而不是为自 已谋私利。既然没有私心,也就不需要谋算别人、作乱偷盗了。如此, 才能真正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大同社会。 ③当代读书人:夫子,那这样的理想社会在您当时实现了吗 夫子:这个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因为社会很黑暗,还有搞阴谋、 盗窃财物和作乱害人等奸邪之事,做不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