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0993413

河南南阳2023年秋季七年级上期中调研卷历史试卷(扫描版无答案)

日期:2024-09-1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233096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河南,南阳,2023年,秋季,七年级,期中
  • cover
2023年秋期七年级期中调研测试 历史试卷 2023.11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20小题,共20分) 1.考古学家根据发掘的古人类化石进行研究,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 下列遗址为人类走究提供可靠证据的是 A.北京人遗址B.半坡遗址 C.河姆渡遗址D.良渚遗址 2.好莱坞英雄史诗片《史前一万年》上映时获得不错票房,该片将视线放到了人 类的远古时期。假如你也想穿越时空,回到远古时期去体验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 尽 古人类的生活,那么你应该最好选择去 A.浙江 B.北京 C.云南 D.陕西 3.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一20万年”“会使 浆 用天然火”“能制造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A.蓝田人 B.北京人 C.巫山人 D.和县人 4.请根据“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等信息,判断这是描述哪一原始 居民的生活 长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5.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 | 过程。推动上述进程的主要因素是 电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6.“河姆渡文化”是中国长江流域下游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新石器文化,在该遗址 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了大量人工栽培的稻谷遗存。这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古老、最丰 富的稻类文化遗址,上述考古发现能为“河姆渡文化”哪一表现提供直接佐证? A.种植作物B,磨制石器C.饲养家畜 D.打猎捕鱼 7.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是中华民族古代的两种不同文明,存在着互补性。农耕文 明起源于母系氏族繁荣期,是指以农耕生产为主的一切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能 够种植粟、烧制彩陶、住半地穴式房屋、居住在黄河流域的我国原始农耕居民是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半坡人 D.北京人 8.陕西某地有一组气势恢宏的寺庙建筑,庙门悬挂“轩辕庙”匾额,主殷悬挂“人 文初祖”匾额,这里祭祀的是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七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 1/6 9.关注历史教材的课目标题,可以准确把握历史 第二单元 的阶段特征,如右图教材目录横线处应填 夏商周时期: A.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第4课夏商周的更替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 第6课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动荡的春秋时期 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第8课百家争鸣 10.我国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周王室中兴,推广分封制 B. 霸主尊王攘夷,扶助弱小 C.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变法改革,富国强兵 11.春秋时期,“耕”“牛”二字经常同时出现在人名中,如“冉耕,字伯牛”“司 马耕,字牛”。这种现念用来佐证 A.春秋时期出现铁型 B,春秋时期出现牛耕 C.春秋时出现铁犁牛耕 D.春秋时期开始饲养牛 12.商鞅经过变法,使秦国的实力大大增强,成为战国中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全国 奠定基础,上述文字表述的是 A.商鞅变法的原因 B.商鞅变法的内容 C.商鞅变法的目的 D.商鞅变法的影响 13.李冰任蜀地郡守后,通过实地考察,对岷江的水势、地形、不同时期的降雨量 等进行了客观、科学的调研,最终修建了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此工程是 A.都江堰 B.长城 C.灵渠 D.秦陵兵马俑 14.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 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因材施教 C.有教无类 D.无为而治 15.秦初,廷尉李斯上奏日:“周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 仇雌,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李斯的建议,在地方实行了 A.世袭制 B.郡县制 C.行省制 D.刺史制度 16.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 千百万劳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