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4年秋季 新课件 部编版 作者介绍 岑参(公元715—770年),唐代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至德二载与杜甫等五人授右补阙。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有《岑嘉州诗》七卷。天宝三载(744年),岑参进士及第,守选三年后获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任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在天宝末年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幕府判官。唐代宗时,岑参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市)刺史,故世称“岑嘉州”。约大历四年(769年)秋冬之际,岑参卒于成都,享年约五十二岁(51周岁)。文学创作方面,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异域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边塞诗尤多佳作。 背景介绍 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故园,故乡。唐玄宗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至德二载(757)二月,唐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九月,唐军收复长安。这首诗的原注说:“时未收长安。”此诗可能是诗人于该年重阳节在凤翔所写。 解释题目 重阳节当天行军的时候想起了故园长安。 本课关联知识 边 塞 诗 描写边塞的奇特风景。 表现建功立业的豪情、报效祖国的激情或壮志难酬的愤懑。 反映战争的残酷和战士的艰苦生活。 表现征人思乡、闺中念远的边愁。 原文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唐代〕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强”字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紧扣诗题中的“九日” 巧用典故,暗寓诗题中“行军”的特定环境,可见旅途的凄凉萧瑟。 “遥”字表明与故园长安相隔之远,可见思乡之切。“故园菊”代表故乡长安,且具有重阳节的节日特色,可谓切时切地,紧扣诗题。 这句是想象之景,已突破单纯的惜花、思乡之意,而紧扣诗题中“行军”二字,寄托着诗人对饱经战争忧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注释 1 强:勉强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酒以避灾祸的风俗。 怜:可怜。 傍:靠近、接近。 3 4 2 译文 勉强地想要按照习俗去登高饮酒 可惜再没有像王弘那样的人把酒送来 怜惜远方长安故园中的菊花 这时应正寂寞地在战场旁边盛开 赏析 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载),安禄山起兵叛乱,次年长安被攻陷。公元757年(唐肃宗至德二载)二月肃宗由彭原行军至凤翔,岑参随行。这首诗原有小注说:“时未收长安”。九月唐军收复长安,此诗可能是当年重阳节在凤翔写的。 唐代以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为题材的好诗不少,并且各有特点。岑参的这首五绝,表现的不是一般的节日思乡,而是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表面看来写得平直朴素,实际构思精巧,情韵无限,是一首言简意深、耐人寻味的抒情佳作。 首句“登高”二字就紧扣题目中的“九日”,点明了诗文写作的时间。劈头一个“强”字,是不愿为之而又不得不为之的心态体现,表现了诗人在战乱中的凄清景况。“登高去”,还见出逢场作戏的味道,而前面冠以“强欲”二字,其含意便深刻得多了,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重阳节大家都喜欢登高,而诗人却说勉强想去登高,透着些凄凉之意,不知这是为何。结合题目“思长安故园”来看,诗人是流露出浓郁的思乡情绪。岑参是南阳人,但久居长安,故称长安为“故园”。但长安不仅是故园,更是国家的都城,而它竟被安、史乱军所占领。在这种特定情境之下,诗人就很难有心思去过重阳节,去登高胜赏了。典型的环 ... ...